资讯详情

风湿病的预防保健

上海普陀区人民医院   2012-11-05

  在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率约为0.26~0.5%。类风湿关节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发病高峰为30~50岁,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患病比约为1:3。

  类风湿关节炎常常以缓慢而隐匿的方式起病。早期出现低热、乏力、全身不适、体重下降等不典型症状,不一定有关节疼痛,中期出现典型的晨僵、关节肿胀与疼痛症状,晚期可以出现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最常出现的部位为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常表现为多部位、小关节,对称性。另外,类风湿关节炎的危害并不仅限于关节,可以出现类风湿结节、类风湿血管炎、心包炎以及肺、血液、神经系统等受累。

  由于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致残疾(未经治疗2年致残率50%,3年为70%);痛苦(使患者自我价值感丧失,社交功能损害,普遍存在抑郁情绪);促进死亡;经济损失(部分患者丧失劳动能力);药物中毒(激素、抗炎药物、免疫遏制剂等)五大危害,使其有“不死的癌症”的恶名,令人闻之色变。

  类风湿关节炎目前并没有治疗的办法,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病情,改善关节功能和预后,强调早期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早期是治疗较好时机,不仅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部分患者还有可能逆转病情。但如果到了关节严重畸形的时候再治疗,一般难以有什么突出疗效了,即使外科手术也只能事倍功半。

  而早期治疗的前提是早期诊断。目前类风湿关节炎新的分类标准十分注重早期诊断,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等实验室检测指标的问世,为早期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与类风湿因子等指标比较,在敏感性、特异性方面有了显著提高,甚至能在临床发病5~10年前检测出阳性。因此,对于有关节疼痛等疑似症状的人群,很有必要进行抗CCP及类风湿因子等检查,对于既往有抗CCP阳性的人群,更要定期(1—3个月)复查,以期能及早发现疾病。

资讯推荐

让晚期喉癌患者重获新生

  10月12日,耳鼻咽喉科收治了一位70余岁男性急诊病人。患者来院时,声音嘶哑一年,呼吸困难一月,不能平卧,...

颈性眩晕没那么简单

  近日,经常有病人因眩晕而来院求诊,常常以为是颈椎病发作了。其实,眩晕症状虽可以与颈椎病相关,但它远没有人们...

风湿病的预防保健

  在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率约为0.26~0.5%。类风湿关节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发病高...

切莫错过帕金森病的治疗时...

  帕金森病(Parkion disease,PD) 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影响患者活动,身体...

神经电生理在临床上的应用

  我院神经内科目前具有较完善的神经电生理室。上世纪起即开展了脑电图、脑电地形图、颅内多普勒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