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作用。方法随机将38名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9例。观察组给予手术治疗,常规护理及心理干预和相应的行为干预;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及一般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以确定功能锻炼在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对两组病人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病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病人,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病人中早期展开系统的功能锻炼,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从而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功能锻炼
随着人均寿命延长及交通事故增多,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日益增多,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髋关节功能,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是解除髋关节疾患病人的病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髋关节置换术作为择期手术,手术前后护理对如何避免手术并发症有重要的意义,能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术前术后病人的护理观察及术后患肢的功能锻炼指导是受伤取得满意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年6月至年6月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63~77岁,平均年龄73.5岁,其中股骨颈骨折19例,各种原因所致的股骨头无菌坏死9例,髋臼发育不良7例,均符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指征。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观察组19例。两组年龄、文化程度、病情及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给予手术治疗、常规护理及心理干预和相应的行为干预,心理疏导、心理鼓励、放松、讲解手术知识及意义。行为干预:饮食、烟、酒、医嘱执行、人际关系及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肢体功能锻炼。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及一般常规护理。
2护理干预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由于受疾病的折磨,生活不能自理,相当一部分患者对手术的期望值很高,但同时又担心害怕手术而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术前应根据病人的病情,详细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身心状况,并给予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同时向患者说明手术麻醉方式,介绍手术期间无痛及术后止痛方法。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对即将实施的手术充满信心。手术前防止感冒,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为手术做好准备。
2.1.2术前动作指导
①指导病人训练引体向上运动,平卧或者半卧,患肢外展中立,健侧下肢屈膝支撑于床面,双手拉住拉环,使身体整个抬高,臀部离床,对5~10组给予停顿,然后循序渐进,次数以不疲劳为宜。②指导病人练习有效的咳嗽,戒烟酒,有利于预防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等呼吸道并发症,同时可减轻术后疼痛和缓解紧张情绪。③训练床上排便,防止术后因体位不习惯而致尿潴留及便秘。④指导正确使用拐杖,准备合适的拐杖,练习利于双杖和健肢支撑站立以及患肢不负重的情况下的行走。⑤告知病人术前使用抗生素的原理,在手术前和手术时使用抗生素,会对病人有益[2];使组织内达到有效的高抗生素浓度,降低感染发生率,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⑥术前日的宣传:术前日介绍术前所需的准备工作,如备皮、禁食、更衣等。
2.2术后护理
2.2.1病人体位
术后应卧床休息,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两腿中间放置外展架或垫厚枕,禁止屈髋、盘腿、内收、外旋等动作,以防止人工关节的移位和脱落,如病人发生剧烈的髋关节疼痛,肢体变成内旋、外旋位时,应立即报告医师,进一步明确有无移位可能,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2.2.2引流管护理
髋关节置换手术通常放置负压引流管,术后除注意观察伤口敷料,了解渗血情况外,还要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逆行感染,观察引流液的色和量,如术后短时间引流量过大,则容易引起是失血性休克,应立即向医生汇报,及时进行处理。一般术后24~48h,如引流量少,色淡即可拔管。
2.2.3严防切口的感染
切口感染是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护理时应严密观察,注意体温变化,注意询问切口疼痛情况,如病人术后3~4d出现切口疼痛加剧,活动受限,体温升高等,应引起警惕,遵医嘱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
2.2.4加强基础护理
因老年人血液循环差,活动少,容易发生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应鼓励病人做一些有效的深呼吸咳嗽等运动,给病人做些翻身、拍背、按摩等动作,使肺部分泌物能及时排出体外,避免肺部感染的发生:另外还要做到勤翻身、勤观察、勤按摩,必要时可以铺气垫床或在尾骶部下面放气圈、软垫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因局部受压时间过长而发生褥疮:在搬动病人时,应注意保护患侧髋关节,需将整个髋关节托起,避免推拉,旋转等动作,使髋关节保持功能位。
2.2.5术后功能锻炼
其原则是早期对患者进行循序渐进、被动和主动、等长和等张收缩的功能锻炼,一般在术后6小时麻醉作用消失后即术后第一日,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静态收缩锻炼,每次5秒,每10次1组,协助患者行踝关节的背屈和环绕运动,每隔2小时5~10次,术后48小时采用CPM(连续被动活动进行锻炼)。即术后第2天起就在CPM上进行被动锻炼,角度从30°开始,持续锻炼0.5~1小时,每天2次,以后逐日增加角度5°~10°,术后一周内髋关节屈曲活动尽量达到或接近80°~90°,并开始进行外展内收锻炼,以10°开始,每次5秒,每10次1组:以后逐日增加角度3°~5°,2周内髋关节屈伸活动度达到110°~120°,外展活动度达到30°,内收活动度达到20°,如果疼痛剧烈或伴有皮下淤血,应适当减少度数[3]。注意手术肢体应放在CPM机上后,要系好固定带,大腿应尽量贴于活动架上,防止肢体离开机器支架,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活动角度。同时要观察患者在训练后的表情及有无疲劳感等,在CPM被动锻炼的同时,应鼓励患者做到主动运动。
2.2.6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
大部分病人对使用CPM和进行活动都有恐惧心理,惧怕疼痛,怀疑自己是否能承受,另一部分病人因对锻炼知识的缺乏,害怕使用CPM会对关节不利。针对这一情况对患者和家属进行耐心的说服、安慰、解释、消除患者的顾虑,并通过自己的言行,促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4]。
2.2.7出院前指导
①术后2周,手术切口及周围已纤维疤痕化,关节周围韧带及软组织固定较牢固,不易发生脱位,此期以增强肌力为主,扩大关节活动,增加运动量,可协助搀扶下床站立,重心放在健侧站立10秒,再将重心移至患肢站立10秒,休息片刻,在患者无头晕的情况下,可扶其在病室内行走10步左右,也可以扶拐杖试行下床活动,但拐杖应承担体重的50%。②对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方面的健康宣教:应告诉患者在家安全管理有关事项,在家发生意外时如何与医院联络的方式以及如何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等:同时嘱患者出院后继续功能锻炼,加强关节活动度,最大限度恢复生活自理能力[5]。并指导患者做仰卧位主动屈髋,屈膝练习,站立位屈髋,屈膝练习,下肢肌肉按摩练习,增加患肢活动范围,负重能力。锻炼顺序遵循:站立坐蹲(3个月后)的原则,锻炼时要有家属陪护,保证安全,术后2个月关节脱位机率最大,应避免患肢过度外旋,外展。向患者交待复查时间,一般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年。③对家属的宣教:有的患者在出院时手术侧肢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出院后康复计划需要家庭成员的参与,帮助和督促。所以应指导和教会家属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和时间,并告诉他们患者终身健康管理和康复训练的必要性,不断地鼓励患者树立康复信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康复的积极性,并与之密切配合,才能取得预期的康复效果[6]。
3结果
患者术后14天,两组患者髋关节恢复情况如附表所示。
附表两组患者功能锻炼后病情恢复情况比较例(%)
组别
例数
能完全活动自如
不能活动自如
观察组
19
17(87.0)
2(13.0)
对照组
19
11(58.7)
8(41.3)
χ2=4.02P﹤0.05
从附表中可知:术后14天,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屈曲活动度﹥120度,外展活动度﹥30度,内收活动度﹥20度,活动完全自如,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髋关节恢复好,两组之间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
4讨论
4.1加强心理护理和术前健康教育
患者传统观念中,骨科治疗应以制动为主,所以术后早期多数患者由于害怕疼痛或害怕影响伤口愈合而不敢活动。因此,护理人员术前应给予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向患者和家属耐心解释,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并向患者和家属说明早期功能锻炼对恢复关节功能的重要性,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
4.2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从表1中得知,观察组患者经过早期功能锻炼(术后14天),髋关节屈曲活动度﹥120度,外展活动度﹥30度,内收活动度﹥20度,活动完全自如,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髋关节恢复快,两组之间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说明早期功能锻炼尤其重要。另外,有文献报道:对关节活动障碍的预防和治疗,莫过于早期进行康复锻炼。术后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的有利条件是关节内与关节外软组织尚未形成粘连未完全机化,锻炼的难度不大,可较快地达到恢复肌力及活动关节的目的。其原则是:早期开始,循序渐进,被动和主动,等长和等张收缩,术后6小时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可开始行股四头肌经5态收缩锻炼;术后48小时可采用CPM(连续被动活动)进行锻炼。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证实CPM可防治关节疾病和损伤,是促进软骨再生和修复以及髋关节周围组织的修复之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恢复髋关节功能。
4.3预防髋关节感染
预防髋关节感染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极为重要的一项,关节持续疼痛是髋关节深部感染的重要指征,它提示髋部有急性炎症或慢性炎症引起假体松动。患肢活动时加剧,体温持续升高,关节肿胀,充血或表现为长时间的关节疼痛等均提示有感染的发生。因此,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的急性炎症表现,并评估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要注意保持切口敷料清洁,防止感染的发生。
5小结
对于严重的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患者,伴有严重的髋关节功能障碍,需长期卧床休息者,应尽早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和手术前指导,术后加强对生命体征的观察,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患者的末梢血运状况及感觉状况,早期功能锻炼对髋关节恢复有重要作用。CPM有助于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患者肿胀,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减少止痛剂的用量,防止粘连,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加强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春妹.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5(3):146-147.
[2]徐俊.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9(1):68-70.
[3]葛志霞.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手术配合[J].实用骨科杂志,,17(9):863-864.
[4]葛多娟.16例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全科医学,,9(12):-.
[5]周苏平,蔡夏琴,刘青.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J].基层医药,,18(22):-.
[6]余启碧,余莉,廖莲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2例围手术期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4(20):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