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清除乙肝歧视尚需攻克社会心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3医院   2012-09-04

  12月29日卫生部通报:我国已于近期制定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乙肝五项检查有关政策,明确禁止将携带乙肝病毒作为限制入学就业的条件,并表示在政策出台之前将会通过有关部门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短短几十个字,却是岁末之时令数以亿计乙肝病毒携带者感到温暖的消息,虽然它是一份迟到的正义。种种迹象表明:以卫生部此次制定政策为标志,的乙肝歧视问题在年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拐点———初步迈过了制度障碍这道门槛。在包括“乙肝斗士”雷闯在内民间人士多年积极反歧视的努力之下,今年公布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草案)》等多项法规政策,在入学、入托、就业、考公务员等方面都强调了维护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合法权益。


  个体们的抗争终于迎来了政策层面的集体转身,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尽管卫生部官员推卸说,乙肝歧视主要是因为社会对乙肝知识缺乏了解,但追根溯源,国人从宽容到歧视、排斥甚至恐慌的转变,主要是因为上世纪末在制定《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条例》、《公务员体检项目和标准》等法律法规之时,漠视肝炎专家意见,也没有搞立法公示,盲目种进去的“恶果”。这么多年的努力,不过是在为昔日的错误做纠正而已。


  让人难以释怀的是:制度纠正之时,深深的印记却已然烙下,烙在很多人的心里,成为一块顽固的“社会心病”。这也决定了卫生部调转指挥棒,尚不构成清除社会乙肝歧视的充分条件:一些地方性法规的土政策、土规定,仍将在一段时间里顽固地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发生在具体层面的歧视行为,常常会把“政策”戳得千疮百孔,比如如果有学校或单位仍然因此拒绝入学就业,当事人去哪里投诉维权?如果用人单位看到随便找个其他名义拒绝聘用,当事人又该当如何呢?


  心病尚需心药医,社会病要靠科学方法治。在政策常被虚置与制度执行不力的现实困境面前,要彻底关闭“歧视”,尤其需要攻克“社会心病”———以集体意识的提升、以对相关知识的认知,来涤荡歧视病灶,最后将乙肝问题安放在一个恰当的权利边界之上。

资讯推荐

全方位认识丙肝传染知识一...

  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丙肝的病理改变与乙肝极为相似,以肝细胞坏死和...

乙肝大三阳的“指南针”—...

  乙肝大三阳检查的意义对于患者而言,就好比是指南针,能告诉患者最近选用的治疗方案是否有效,另外,还可以用来...

全国肝炎患者教育基地辽宁...

  12月20日上午10时,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授予的“肝炎患者教育基地”落户沈阳。该...

乙肝(大、小三阳)病毒经...

过去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检出率(相当于乙肝病毒感染率)约为10%,估计...

乙肝患者恶心呕吐原因

人体携带乙肝病毒的话,会不断地危害肝脏。由于食物会送达肝脏,肝脏不好的话就是会引发恶心呕吐。本文就患者比较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