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急性咽炎内火重

    喉咙疼得像吞了刀片,说话都费劲。那天早上起来,嗓子干得冒烟,咽口水像在过砂纸。照镜子一看,扁桃体红得发亮,还有点肿,舌尖也泛着火气的红。一整天脑袋昏沉沉的,体温忽高忽低,不是发烧,又不像完全正常。同事问我是不是上火了,我苦笑,哪是上火,这是内火往外顶,压都压不住.

    吃辣火锅那晚就开始不对劲了.麻辣牛油翻滚,香气扑鼻,几片毛肚下肚,浑身发热,额头冒汗。当时觉得痛快,现在想来,那是引火烧身。体内本就有热,再加辛辣刺激,等于往油锅里泼水——炸了。喉咙先遭殃,接着是头重脚轻,夜里睡不踏实,梦里都在喝水。

    中医说“肺开窍于鼻,咽喉为肺之门户”。一上火,**出问题的就是这儿。尤其是秋天冬天交替,空气干,人体津液不足,虚火就往上走。再加上熬夜 饮食不节,肝火也跟着旺,两股火夹击,咽喉首当其冲。你要是最近压力大,情绪堵着,那更糟.怒则气上,气一上,火就跟着往上冲,喉咙就成了战场.

    有人以为多喝水就行.喝倒是喝了,一杯接一杯,可还是干。因为这不是单纯缺水,是津液代谢出了问题。喝进去的水没被吸收,反而成了湿气,和火搅在一起,变成湿热。这时候光补水没用,得清火、化湿、润燥三管齐下。

    药店转一圈,清喉利咽的药五花八门.什么含片 喷雾 冲剂,琳琅满目。有人图快,抓一把消炎药就吃。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基本没用......除非明确细菌感染,白细胞飙升,否则乱用只会伤脾胃,反倒让身体更虚,火更难退。

    真正管用的,还得从生活习惯掰回来。晚饭别太晚,七点后尽量不吃东西......胃不空,脾就不休息,脾一累,运化失常,痰湿内生,火卵湿势,越烧越旺。睡前别刷手机,蓝光扰神,心火不降,肾水难升,阴阳不交,夜里盗汗 口苦 醒多次。

    饮食上,避开煎炸烧烤,辣椒暂时戒掉。葱姜蒜也少碰,这些虽能驱寒,但助阳生热,火重时等于添柴。梨可以吃,银耳汤也不错,百合煮水喝,有点苦,但清心除烦。绿豆熬汤,去皮更好,清热解毒,喝完小便变黄,那是火从小便排出去了!

    也有偏方,比如盐水漱口。温水加点盐,仰头咕噜几分钟,能把喉咙表面的分泌物和部分病菌冲走。不能杀菌痊愈,但舒服。还有人用胖大海泡水,见效快,声音哑了马上缓解。但胖大海上焦易通,长期用反而伤肺气,偶尔救急还行,天天喝不合适。

    最麻烦的是,有些人症状轻,拖着不管。结果急性变慢性,一遇冷风、疲劳 情绪波动就复发。喉咙总有异物感,咳不出咽不下,中医叫“梅核气”,西医说是慢性咽炎。治起来更费劲,得调体质,不是几天能好的事。

    我认识一个老师,常年讲课,嗓子一直不好......每次发作就吃药压下去,反反复复七八年.后来找了个老大夫,把脉说她肝郁化火,脾虚生湿,根本不在喉咙,而在情绪和脾胃。开了些疏肝健脾的药,配合调整作息,三个月才稳住。她说最难的是改习惯——以前总憋着气上课,现在学会中途停顿,深呼吸,话少了,课反而讲得更好。

    啊,别只盯着喉咙看。火从哪儿来?生活节奏太快,心里装的事太多,吃饭不定时,睡觉不规律。身体早就在报警,只是你一直忽略......咽炎不是突然来的,是日积月累的消耗换来的提醒。

    有时候,安静比药重要。关灯,闭眼,什么都不想.哪怕十分钟,让心静下来,火自然往下走。心火一降,肺气顺了,喉咙的灼热感也会慢慢退。别总想着“赶紧好”,越急越上火。接受它,让它存在一会儿,反而恢复得更快。

    还有,别忽视大便!如果几天不解,或者便干结如羊屎,那是肠道有实火,腑气不通,浊气上攻咽喉。这时候通便就是清火。多吃点绿叶菜,红薯 香蕉,适当运动,促进肠蠕动。蹲厕所别玩手机,一有感觉就去,别憋着。

    天气变化也得留意。空调房待久了,空气干燥,黏膜脱水,防御力下降。加湿器有用,但别过度,湿度过高容易滋生霉菌。放盆清水,自然蒸发,温和些。

    说了这么多,其实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有人一清热就好,有人补气才缓.关键是观察自己:舌苔厚不厚?是不是黄腻?口臭不臭?小便黄不黄?大便干不干?这些细节比网上搜的症状对照表更真实。

    最后那几天,我每天喝菊花枸杞茶,晚上早早睡。不吃油腻,说话也少。第3天开始,喉咙松了,吞咽不疼了.不是药多猛,是给了身体修复的时间。炎症会退,前提是别再继续刺激。

    火不会无缘无故起来。它在告诉你,该慢下来了。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照顾好自己,别大意。   想了解更多?可以看看“急性咽炎内火重”的内容。   每天醒来,希望你不腰酸 不背痛。   动一动,身体更轻松。   灵活一点,少生病。  记住啊,身体是自己的,得好好珍惜。

    2025-10-16 09: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