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三点多,孩子突然哭醒。不是那种哼唧几声接着睡的类型,是猛地坐起来,脸憋得通红,嗓子像被什么卡住,呼吸一抽一抽的。我第1反应是呛奶了?可他没吃东西啊......抱起来拍背,没用。反而咳了一声,声音哑得不像小孩,像老头抽烟抽了三十年。
咽炎?脑子里蹦出这个词,但又不确定。毕竟才十个月,话都不会说,怎么知道疼不疼?只能看表现。不吃奶,碰奶瓶就扭头。白天还勉强喝两口,现在一口都不碰.嘴倒是张得开,就是喉咙红得发亮,靠近扁桃体那块有点肿,但没化脓。医生说是急性咽炎,病毒感染居多,不用抗生素。
不吃药?我心里打鼓。不吃药能好吗?可医生说得轻描淡写:“病毒自己会走,扛几天。”扛?听着像在说感冒,可这哪是普通感冒。孩子整晚坐起来喘,躺不下,一躺下就咳嗽,咳得脸发紫!大人看着,心揪成一团。
家里老人说,以前孩子发烧都灌葱姜水,出汗就好了。我试了,喂不进去。一闻到味道就躲。后来换成温盐水,滴管一点点往嘴里送,结果全吐了。折腾一圈,天快亮了,孩子蔫了,眼皮耷拉着,但不敢睡......怕一闭眼,呼吸就卡住.
第5天,烧退了点。精神稍微好些,愿意玩玩具了。但还是不吃东西。米糊放嘴里,含一会儿就吐出来。手指饼干啃两口,掉地上也不捡.体重掉了快半斤。尿也少,一天就三四片湿尿布。我开始慌,是不是脱水了?
去医院复查,医生听了听肺,看了看喉咙,说:“炎症在消,再观察。”我说不吃东西怎么办?他说:“等喉咙不疼了自然会吃......”可这话像废话。谁不知道饿了会吃?问题是疼啊!吞一下都像刀割,怎么可能想吃?
中间有次高烧到39.5,吓坏了。物理降温,擦身子,换衣服,贴退热贴!额头凉了,体温计一量,还是高。犹豫要不要用药。最后还是用了退烧药,毕竟怕抽搐。药效过了又烧上来,反反复复。第3轮烧退时,人软得像面条,抱着不动,眼神空空的。
第七天,奇迹发生了。早上醒来,自己抓奶瓶,咕咚咕咚喝了一半。我和老婆对视一眼,都不敢信!中午居然吃了小半碗米糊,虽然吃得慢,但没吐。晚上还能笑出声,追着猫爬行垫上的图案爬。
喉咙好了?好像真好了.红肿退了大半,说话声音也清了。问他疼不疼,当然不会回答。但从行为看,吞咽不再抗拒。第八天,基本恢复饮食。第十天,活蹦乱跳,像没病过一样.
回想整个过程,不吃药真的行?说不清。也许病毒生命周期到了,自限性就是这样。也许身体免疫系统终于顶住了。也可能那几天的护理起了作用——保持空气湿润,空调房里一直开着加湿器;喂水频繁,哪怕只喝几口;睡觉垫高上半身,减少喉咙压迫。
也有后悔的地方。一开始太紧张,总想立刻解决问题。看到不吃药就焦虑,总觉得医生敷衍。其实可能真是病毒,药也没速效。抗病毒药?一般不用,尤其是这种轻中度感染。抗生素更不能乱用,明明是病毒,用了反而伤肠道。
最难受的是看着孩子受罪却无能为力。你不能替他疼,也不能让他明白“再忍两天就好了”。他只知道眼前痛苦,每吞一次口水都是折磨。我们能做的,只是守着,摸摸头,换毛巾,轻声哄,尽量让环境舒服点。
有朋友听说这事,说他们家孩子类似情况,打了三天点滴就好了。我不评论。每个人选择不同。我们这次没输液,也没吃抗生素,靠时间熬过来。是不是最适合的方式?不知道。但至少这次,没出事。
也有人讲偏方,比如金银花煮水雾化,或者**清贴脚心。我没试。不是不信,是孩子太小,怕呛或过敏。安全第1,宁可慢点,也不想节外生枝.
现在想想,婴儿咽炎最怕的不是病本身,是并发症。比如喉梗阻,呼吸越来越难,嘴唇发青,那就得立刻送急诊。还有高烧惊厥,虽然这次没发生,但每次体温飙升都提心吊胆。
不吃药的前提,是密切观察!不是放任不管。每天看精神 看呼吸 看尿量 看脸色。一旦哪项不对,马上去医院。在家护理,不是偷懒,是建立在持续监控基础上的等待。
孩子好了以后,我反而有点后怕。原来有些病,真得靠身体自己扛。药不是全能钥匙,有时候打开门的,是时间。
喉咙不疼了,吃的多了,笑容回来了。夜里不再坐起来喘。一切像没发生过。只有家长记得那些睁眼到天亮的时刻,记得手心的汗,记得心跳比平时快两倍。
或许成长就是这样。一场病,大人学会忍耐,孩子免疫系统练了兵!谁都没赢,但也都活着走出来了。
最后,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留言。 祝你身体轻松。 走路有劲。 每天精神好。 坚持健康习惯。 身体自然棒。 小提醒:每周出门走走,呼吸新鲜空气。
2025-10-16 09: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