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疼得像被砂纸磨过,吞口水都费劲。那天下午,烧到三十八度多,头昏沉沉的,鼻塞,干咳,一咳就扯着胸口发紧.去诊所,医生看了眼嗓子,红得发亮,扁桃体肿得快碰上舌头了。没多说,直接开了药,还打了针——说是消炎的,肌肉注射,屁股一凉,刺啦一下,疼得我差点跳起来。
打完针,人是安静了些,热度慢慢退了。可第2天开始,咳得厉害了.不是那种干咳,是有痰的,黏糊糊的,黄里带灰,咳出来的时候总觉得嗓子里有东西往下坠.咳一阵,缓一阵,吃口热饭,热气往上冒,喉咙痒得不行,又是一轮猛咳.吐出来的痰,有时带点血丝,不多,但看得人心慌。
有人说打针会加重咳嗽,我不信。可这症状偏偏就在打针后出现的。也有人说这是好转的信号,炎症在往外排!谁说得清呢?反正咳得我半夜睡不着,枕头边堆着纸巾,一张接一张地擦嘴 吐痰。痰多了,胸口闷,深呼吸像踩在棉花上,软绵绵的使不上力。
吃的药是抗生素,名字拗口,片剂,一天三次.还有止咳糖浆,甜得发腻,喝完嘴里一股药香,挥之不去.药盒子上写了一堆注意事项,我没细看,反正医生说了“按时吃”。有时候忘了,隔了五六个小时才想起来,补上一片,心里有点虚,怕影响疗效。
那几天吃得很少.喉咙痛,咽不下东西,米饭像小石子,滑下去时咯噔一下......勉强喝点粥,加点咸菜,味同嚼蜡。水果不敢碰,梨倒是听说能润肺,切了一块,刚放进嘴里,酸味一激,喉咙猛地一缩,反胃,全吐了。后来索性只喝温水,一口一口地润,生怕干裂......
最难受的是晚上。躺下后,痰好像全往喉咙后面流,倒灌似的,呛得直坐起来......开灯,咳,吐,再躺下,不到半小时又来一遍.窗帘缝漏进一点路灯的光,照在墙上晃,我盯着那块光影,数着咳了几回。凌晨两点,三点,意识模糊,又被咳醒。梦里都在咳,梦见自己站在空教室里,一声接一声,没人理,也没人关门.
家里人说:“打针了应该快好。”我说不出话,只能点头。其实心里没底。打针真的有用吗?还是身体自己在扛?有时候觉得,那针不过是心理安慰,真正起作用的是休息,是喝水,是时间。可要是不打针,会不会更糟?这种念头翻来覆去,像湿毛巾拧不干。
第七天,痰少了些,颜色也淡了,从黄转白。咳嗽频率降下来,不再是每十分钟一轮,变成几小时一次!喉咙还是痒,但不像之前那样火烧火燎。早上起床,居然能小声说话了,虽然嗓音哑得像老收音机.
有一天出门晒太阳,冬天的阳光薄,照在脸上暖烘烘的......风吹过来,脖子一凉,突然又咳了几声!低头一看,痰里没有血了。那一刻,心里松了口气,说不清为什么,就觉得“快好了”。
后来想想,打针可能起了作用,也可能没那么大作用。身体自己在修复,免疫系统在打仗,我们只是旁观者。药和针,像是援军,来了,但不一定决定胜负。关键还是得熬,得睡够,得喝够水,得让身体有时间喘口气。
过程中也乱吃过别的东西.听邻居说川贝炖雪梨管用,试了一次,结果咳得更凶,估计是太凉。又有人推荐生姜红糖水,煮了一锅,喝完出汗,舒服了一会儿,第2天又回到原样。这些偏方,信一半,不信一半,反正没出大事,就算过了.
现在基本不咳了,痰也几乎没了。喉咙还有点异物感,清嗓子的习惯一时改不掉.偶尔想起那阵子,觉得自己挺傻的——早干嘛去了?感冒拖成咽炎,再拖成咳痰,一步步升级。其实一开始多穿点衣,少熬夜,别在冷风里骑车还不戴口罩,也许根本不会这样.
不过话说回来,人生病哪能全怪自己?天气忽冷忽热,办公室空调开得足,外面雾霾重,空气干,谁躲得过?身边同事一个接一个感冒,像接力赛。你防得住这个,防不住那个。生了病,就治呗,别硬扛,也别瞎折腾。
打针这事,我不排斥,也不迷信......该用时用,不该用时别滥用。医生判断,自己配合,剩下的交给时间。咳痰也好,发烧也罢,都是身体在说话。听懂它,照顾它,比啥都强。
现在吃饭能嚼肉了,说话也能大声了.昨天吃了顿火锅,辣得额头冒汗,吃完也没立刻咳,算是胜利了吧。当然,第1口毛肚还是吹了好久才敢送进去——心有余悸啊。
病一场,长点记性.下次喉咙一痒,立马休息,不逞强。毕竟,打针不是全能钥匙,身体才是自己的屋子,门坏了,修还得自己来。
如果有啥关于“急性咽炎打针后咳痰”不明白的,随时问哈,咱们可以再聊聊。祝你身体倍儿棒,每天都有好精神。工作再忙,也别忘了照顾自己,保持好心情,让快乐和幸福一直陪着你.希望你的生活像阳光一样灿烂,每一天都开开心心的。记得啊,吃饭吃个七分饱,胃舒服了,人也踏实。
2025-10-14 18: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