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有什么症状
北京刘家窑中医院 2025-10-22 08:51:06
胸口闷,像有块石头压着。有时候喘不上气,走两步就累得不行。特别是上楼梯、赶公交,心口一紧,冷汗直冒。有些人说,这感觉像有人掐住脖子,又像胃胀,分不清到底是心脏还是消化出了问题。
冠心病,名字听着挺正式,其实很多人早就跟它打过照面,只是没意识到......比如半夜突然醒来,胸口疼得坐起来,以为是吃坏东西了。或者左肩、左胳膊莫名其妙发麻,一阵一阵的,像电流窜过。牙也跟着疼,可牙医检查一圈,说牙好好的。这些怪事,可能都是心脏在报警。
不是所有人心绞痛都典型。老太太常说:“我就是觉得不得劲。”说不出来哪疼,就是浑身不对。脸色发白,嘴唇发紫,说话有气无力。有的人还恶心,想吐,肚子也不舒服。这种非典型症状,最容易被忽略。等真倒下了,才后悔早没当回事......
运动时症状明显,休息一会儿又能缓解。这是稳定型心绞痛的特点。但要是躺着也疼,夜里频繁发作,含硝酸甘油效果还不大——那就危险了。不稳定型心绞痛,离心梗只差一步。血管堵得厉害,随时可能彻底断掉。
心梗来了更吓人。疼得撕心裂肺,持续二十分钟上面,大汗淋漓,手脚冰凉。有人直接晕过去。也有不疼的,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神经迟钝,难受但说不清。等发现时,心肌已经坏了一大片。
女性表现更隐蔽。疲劳 失眠、背痛、呼吸急促,老觉得心里慌。常被当成更年期或压力大。结果拖着拖着,小问题变成大麻烦。四十岁以后,尤其绝经前后,风险悄悄上升。
吸烟的人,血管早早就开始老化。加上高血压,血脂高,三座大山压着。动脉内壁慢慢堆积脂质,形成斑块。血流通道越来越窄,供血不足。一激动 一用力,心脏嗷嗷待血,却供不上来。
糖尿病伤血管,悄无声息。血糖长期高,血管内皮受损,更容易长斑块.这类人哪怕没有明显胸痛,也可能存在严重狭窄。体检做心电图,有时能看出端倪——ST段压低,T波倒置,提示缺血。
有些人胖,腰围大,不爱动。饭局多,油盐重。体检年年血脂异常,从不放在心上......直到某天胸口发紧,才想起去医院。医生一看报告,摇头:“血管堵一半了。”
情绪波动也能诱发。吵架、着急、熬夜加班,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脏耗氧量猛增,可狭窄的血管没法多供血。供需失衡,症状就出来了。
冷天特别容易犯。气温一降,血管收缩,血流变慢。早上出门,冷风一吹,胸口就像被勒住。冬天清晨,心梗高发。晨练太早,动作太猛,都不合适。
也有完全没症状的.体检做冠脉CT,发现一支血管堵了七成,自己却毫无察觉。这种“无症状心肌缺血”,最让人掉以轻心。表面活蹦乱跳,实则危机四伏!
治疗方式多样。药物控制是基础。**、他汀、降压药 降糖药,一样不能少。支架手术能快速开通血管,但不代表从此高枕无忧。药还得吃,生活方式不改,照样复发。
搭桥适合多支病变。开胸手术听起来吓人,但对某些人反而是更好选择。恢复期长,但长远看,通畅率更高。不过术后护理麻烦,家属得操心。
关键是预防。少吃咸的 油的,多动。走路就行,每天六千步起步。戒烟限酒,睡眠规律。血压 血糖 血脂定期查。四十岁上面,尤其有家族史的,别等出事再后悔。
心理也重要。总焦虑、抑郁,心脏负担也重。有些人放不下工作,退休了还天天操心。儿女的事 房子的事,一件接一件。精神紧绷,植物神经紊乱,心律不齐,血压忽高忽低。
社区里常见老人晨起遛弯,气喘吁吁还坚持!其实适度就好。走太快,爬坡,反而增加风险。有人陪着,万一不舒服能及时扶一把.
饮食上,粗粮比细粮好。蔬菜多吃,肉挑瘦的。鱼可以吃,清蒸好。炒菜少放油,盐换成低钠的。酱油、味精也别太多,隐形盐容易超标。
水果适量。西瓜甜,一次别吃半个。香蕉钾多,对血压好,但肾不好的人要小心。坚果一小把足够,多了热量太高。
最后一点:别信偏方。什么醋泡花生 拍打经络,听着神奇,没科学依据。耽误正规治疗,才是最可怕的。医院该去还得去,药该吃就得吃.
心脏不会喊疼到崩溃才提醒你。它一直在低声警告。胸闷、乏力 气短……这些信号,听进去,就能抢时间.忽视它们,代价可能是生命。
这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冠心病有什么症状”!愿你每天起床都精神满满,胃口好,身体稳。饮食要清淡些,太油腻对身体不好。健康小提示:每天抽空动一动,别总坐着哦.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站对本文的原创性、内容的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