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肝病专家:甲胎蛋白升高不一定是肝癌
北京北城中医医院 2022-01-08 16:07:03
甲胎蛋白(AFP)是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生化检验指标。广义上讲也属于肝功能检查。我国是乙肝大国,肝癌的高危人群比较多。
AFP是肿瘤标记物中相对比较敏感的指标,AFP升高,特别是对于有乙肝、丙肝病史的患者,一定要警惕肝癌。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更详细的检查。但它的升高并不是说一定就是得了肝癌,比如少数肝炎和肝硬化,甲胎蛋白也会有轻度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不如原发性肝癌那样高,并且治疗后随着病情缓解,指标会下来,不像肝癌那样,升高的幅度比较大,升高的时间长。
有一个特殊情况是无肝病的怀孕妇女,由于胎儿也会分泌甲胎蛋白,所以此项检查对于怀孕女性不具有参考价值。
临床上AFP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一个早期筛查和诊断指标,患有慢性乙型、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等慢性肝病的患者,在体检时发现甲胎蛋白升高应考虑两种情况:
一是ALT和AFP同时升高,应考虑肝脏的炎症坏死,同时有肝细胞的增生。此时不能确定升高与肝癌有关,应进行保肝治疗,动态观察随访;在治疗期间复查若ALT恢复正常,而AFP持续升高时,应警惕患者发生肝癌的可能,需要通过B超、CT/核磁检查确诊。若以上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进行肝动脉血管造影诊断。
二是单纯的AFP升高,可见于怀孕妇女和生殖系统的胚胎肿瘤等情况。所以当体检发现AFP升高时,要根据自己的病史由医生做出相应的鉴别诊断,不必莫名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