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咳得像拉风箱,嗓子眼儿发紧,一吸气就“吱——”地响,耳朵听着都难受。白天还好,能撑,晚上不行。躺下就开始咳,一阵接一阵,中间没空档,咳到脸红脖子粗,眼泪直流,孩子咳着咳着突然停住,小脸憋得发紫,吓得人魂都没了.
发烧倒是不猛,三十七度八,三十八出头,不高,可就是退不下去.擦了身子,贴了退热贴,药也喂了,可体温像黏在那儿,不上不下。半夜两点,摸额头还是烫的,手心出汗,脚却冰凉。窗帘缝漏进一点路灯的光,照在墙上晃,像水波纹。人坐着,脑子木了,耳朵里全是咳声,一声叠一声,没完没了。
百日咳,名字听着像民间说法,其实真有这病。不是普通感冒拖久了,是细菌钻进呼吸道,黏在那里,甩不掉。一开始像着凉,流鼻涕,打喷嚏,谁也不当回事。过个七八天,咳开始加重,夜里特别凶。咳一阵,歇几秒,再咳,像被什么东西掐住喉咙。有时候咳完还干呕,胃里的东西往上顶,吐出来反而松快点。
这病有个特点,叫“痉咳期”。就是咳起来停不住,连续十几二十声,中间没法换气。最后“嗬”地吸一口,声音尖利,叫“鸡鸣样回声”。大人听着瘆得慌,孩子自己也怕。我家楼上的小孩咳了三个星期,整栋楼都知道。有次在电梯碰见他奶奶,眼窝深陷,说“药吃了好几盒,就是不见好”。
抗生素有用,但得早用......拖到咳得厉害再吃,效果差.因为细菌已经造成损伤,就算杀光了,呼吸道还得慢慢恢复。这时候咳不是细菌作怪,是神经被刺激得敏感了,稍微一动就触发。冷空气 说话多、情绪激动,都能惹它发作。
有回带孩子去社区卫生站,大夫听了几秒,说“这不像普通支气管炎”。问咳了多久,答“快一个月了”.大夫皱眉,“查个血吧,看看白细胞和淋巴。”抽了血,第2天拿单子,淋巴明显高。结合症状,基本能定。
治疗嘛,还是吃药为主。阿奇霉素,一天一次,连吃五天。医生说家里人一起吃,防传染。这病通过飞沫传,一个咳,旁边人吸进去,就可能中招!尤其孩子多的家庭,老大得了,老二准跟着来。学校里也有过整班停课的,不为别的,就为这咳太邪乎,控制不住。
家里得通风,但别让孩子吹风。夜里咳得凶,可以抱着坐一会儿,上身抬高点,能缓解。床头垫两本书,枕头下面塞毛巾,斜着睡,气道通畅些。加湿器开着,空气不那么干,喉咙没那么痒.有人试过蜂蜜水,温温喝,确实能压一压咳意。一岁以内不能给蜂蜜,这个得记牢。
最折磨的是睡眠。咳一阵,醒一次,一晚上醒五六回。大人困得眼皮打架,还得强撑着拍背、递水、擦汗。有天早上照镜子,自己眼圈乌青,像被人打了两拳.孩子倒是睡着了,嘴角还挂着泪痕,呼吸总算平了些。
烧断断续续,反反复复。以为好了,下午又升上去.第3周开始,咳的频率终于降了。从每晚咳七八次,变成两三次。虽然还咳,但不再脸红脖子粗,也不吐了。白天能跑能跳,活蹦乱跳的,跟没事人一样。只有夜里还留点尾巴,像雨后的湿气,散得慢。
医生说这叫“恢复期”,短则两三周,长的拖一两个月。只要不继发肺炎,就问题不大。但恢复期间抵抗力弱,容易感冒,一感冒,咳又回来,像被踩了尾巴.
之前听说谁家孩子咳了三个月,当时不信。现在信了。这病不是猛虎,是湿毛巾,拧不干,甩不脱,缠着你慢慢耗。医院里见过更重的,小婴儿住进病房,插管监护,嘴唇发青,咳得肋骨骨折。那阵子新闻还报过,新生儿疫苗没及时打,全家轮着感染......
说到疫苗,多数孩子都打过百白破。但保护力不是长久的,六七岁以后抗体下降......青少年和成人也可能得,只是症状轻些,容易误当成慢性咽炎.但他们会传染给孩子,自己不觉得,孩子遭罪。
有次在公园听见一个大人咳,咳一声,笑一声,说“老毛病了,每年秋冬都这样”。我多看了两眼,心里嘀咕:该不会就是百日咳吧?要是家里有小娃,可得小心点。
这病磨人。不致命,但折腾。烧不算高,咳得吓人.时间拉得长,全家不得安生。去医院别只说“咳得久”,得把夜间加重 痉咳 回声这些细节讲清楚。不然容易当成过敏或哮喘,药不对路,越治越糟。
现在回想,发烧其实是身体在抵抗。不高烧,说明免疫系统还在控场。真烧到三十九度上面,反倒要担心并发症。低烧持续,更像是慢性战事,拉锯着,耗耐性。
屋里安静下来的时候,反而不踏实。生怕下一秒那声咳又起。可真咳起来了,又盼它早点过去。日子就这么一咳一等,一晚一晚熬过来......
今天的内容就讲到这里。 祝大家身体棒棒的。 每天开开心心的...... 别为小事生气。 心情好了,身体自然也就好了。 提醒一下:吃饭别太猛。 给肠胃省点力。 吃七分饱,最舒服。
2025-10-20 09:3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