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宝宝急性咽炎有咳嗽

    夜里十一点,宝宝突然咳起来。一声接一声,像小猫挠门。我坐起来,伸手摸他额头,不烫。可那咳嗽就是不停,断断续续,像卡了根细刺在喉咙里。开灯一看,小脸有点红,嘴唇干,眼神迷糊又清醒。

    咽炎?之前医生提过这个词.说是病毒闹的,不是细菌。抗生素用不上......可孩子咳得睡不着,大人也跟着熬。翻出体温计,夹腋下。三十七度八。低烧。不算高,但加上咳嗽和喉咙痛,够呛。

    喂了点温水。他喝两口就不肯再张嘴。摇头,扭头,哼唧。喉咙疼吧。记得医生说过,急性咽炎最折磨人的地方不是发烧,是吞咽时那股钻心的疼。像有人拿砂纸搓扁桃体。宝宝才两岁多,说不出话,只能靠哭和表情表达。

    白天还好好的。上午去楼下玩滑梯,追着小狗跑,笑得满头汗。中午吃了半碗面条,午觉睡了一个多小时。下午开始蔫儿,抱着不肯撒手。问他哪儿不舒服,指指嘴巴,又指指耳朵。耳朵?咽炎有时候会牵连到耳部神经,引起反射性耳痛。但这话我是在哪本书上看到的?记不清了。只记得不能乱滴耳药水。

    药箱翻了个底朝天。有退烧药,有止咳糖浆。但止咳药真能随便吃吗?好像说小孩子咳嗽别急着压下去。咳是身体在排异。强行镇咳,痰出不来,反而更糟。可咳得太狠,影响休息,免疫力恢复更慢。这算不算死循环?

    最后还是用了医生上次开的雾化药。小雾化机嗡嗡响,面罩扣在脸上,他挣扎,踢腿。坚持三分钟,药液喷完。喘口气,咳两声,居然安静了些。不知道是药起效,还是累的。

    空气干燥。冬天本来就干,暖气一开,屋里像烤炉。加湿器灌上水,开机......白雾慢慢飘出来。听说湿润空气能缓解咽喉刺激。不一定科学,但试试总没错。窗帘拉紧,关灯,抱他在沙发上躺。轻轻拍背。一下,两下.节奏要稳,不能急。

    他迷迷糊糊睡过去。半小时后,猛地咳醒。这次声音变了,带点空空的回音,像小狗叫。喉炎?脑子里蹦出这个词。吓一跳。喉炎容易堵气道,尤其夜间加重。赶紧坐起来,听呼吸。还好,没听到那种尖锐的吸气声——医学上叫“三凹征”?管它叫啥,只要没出现就松口气。

    凌晨两点,又量一次体温。三十七度二。降了。咳嗽频率也少了......可能扛过最难受的阶段?希望吧。可我不敢睡。盯着他胸口起伏,生怕哪一口吸不进来。

    想起前两天邻居奶奶说,她孙子也是这样,咳了三天,后来查是支原体。打了点滴才好。支原体?那不是肺炎吗?咽炎会不会发展成肺炎?脑子里一堆问号,越想越慌。但又没法验证。去医院?大半夜的,急诊人挤人,交叉感染风险高。不去?万一恶化呢。

    第3天早上,精神稍好。愿意吃点米粥,苹果泥也能咽.说话声音哑,像感冒后的那种破锣嗓。白天咳得少,但一活动就咳几声.楼梯爬两层,停下来咳。跑两步,咳。像个小烟囱,时不时冒点烟。

    医生复诊说,确实是急性咽炎。病毒感染,自限性的。意思就是:自己扛,扛过去就好了。没有速效药,也不需要!重点是护理.多喝水,休息,保持空气流通。

    可“护理”这两个字太轻飘了。谁都知道要喝水要睡觉。问题是孩子不配合啊。水太凉刺激喉咙,太烫又怕烫着。喝一口吐半口。睡觉时咳醒,醒了就不肯躺下。大人困得眼皮打架,还得强撑着哄!

    还有饮食。不能辣,不能油,不能甜。蛋糕不能吃,巧克力免谈。酸奶?有人说能润喉,有人说乳制品生痰。到底听谁的?最后选温的米汤,稀饭上面那层米油,一点点喂。

    第4天晚上,终于整觉睡了六小时。中间没咳醒。第5天,声音恢复正常。咳嗽只剩零星几声,像是告别仪式......第六天,主动要吃馒头。撕一小块,嚼得认真。

    回头想想,其实没做什么特别的。没打针,没输液,没吃什么神药。就是守着,喂水,雾化,拍背,换睡姿,调湿度。还有——忍住不去医院折腾。

    但也不是完全没教训。比如,不该等咳得厉害才雾化。早两天用上,或许症状轻些。还有,加湿器应该早点开。屋里湿度长期低于30%,难怪喉咙受不了。

    另外呢,孩子生病时,大人情绪比病情更难控制。焦虑像野草,半夜疯长。一会儿觉得没事,一会儿又怀疑是肺炎。手机刷太多,网页看太杂,越看越怕。后来干脆不搜了。信医生的话,信孩子的身体。

    咽炎来得快,去得也快。像一阵风刮过喉咙。但它留下点什么。比如,更懂怎么观察呼吸节奏,怎么分辨咳嗽声音的区别。还有,知道有些病不需要“治”,只需要“等”。等免疫系统打赢仗。

    现在宝宝又能疯跑了。昨天追着邻居家狗绕花坛转三圈,嗓子嘹亮得很!只是我听见他咳一声,心还会抖一下.反应过度?可能吧。当妈的,大概永远学不会彻底放松。

    喉咙好了,可那段夜夜惊醒的日子,短不了忘。

    看完“宝宝急性咽炎有咳嗽”,希望对你有帮助。   别老坐着,多动动。   起来走走,身体更轻松。   做做家务,也是锻炼。   愿你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2025-10-13 1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