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得不行,头昏脑涨,太阳底下走两步就喘,汗出得像水洗一样。中了暑,人跟被蒸熟的虾子似的,蜷在沙发上动都不想动。这时候吃啥?不是随便塞点东西进嘴就行。
西瓜.对,就是那个红瓤黑籽的西瓜。冰镇过的好,但别从冰箱拿出来直接啃,太凉伤胃。常温也行,水分足,一口下去,喉咙里那股燥火往下压了压.可别一口气吃太多,肠胃受不住,尤其刚吐过或者拉过的人.
绿豆汤。老一辈人夏天必煮的东西。锅里咕嘟咕嘟冒泡,绿豆裂开,沙沙的,加点冰糖,不甜腻那种......喝完身上微微出汗,不是闷着的那种汗,是通透的,像是毛孔松了口气。有人喜欢放点薄荷叶,清凉感窜上来,鼻腔都清爽了。但脾胃虚寒的人少喝,绿豆性凉,喝多了肚子咕噜叫,夜里跑厕所。
清淡点的粥也行.白米粥、小米粥,熬得稀一点,上面那层米油别倒了,最养人。配上一点点咸菜,别太咸,不然越吃越渴!有人偏爱藕粉冲的糊,滑溜溜地 下肚,不刺激。要是完全没胃口,闻到荤腥就想呕,那就别硬逼自己吃肉.等退点热再说.
水果除了西瓜,梨也可以.生吃或煮水都成!煮梨水时加点冰糖和几片姜,防止太凉。苹果蒸着吃也不错,软乎,好消化.香蕉?算了,中暑时肠胃弱,香蕉容易滑肠,可能加重不适。
别碰油腻的.炸鸡 红烧肉、火锅——想都别想。油乎乎的东西在胃里翻腾,恶心反胃是轻的,搞不好直接吐出来。还有辛辣的,辣椒、花椒、姜蒜猛炒的菜,吃了等于往 already 着火的肚子里再浇一勺热油。
冷饮能解一时之快,但治标不治本.冰啤酒?更不行。酒精加速脱水,本来中暑就缺水,再喝这个,头晕得更厉害。含糖量高的饮料也不推荐,雪碧、可乐,糖分高,吸收慢,解不了渴,还可能让血糖忽高忽低,人更虚.
茶可以喝,但别浓。淡绿茶 菊花茶,清热去火。金银花泡水也行,味道有点怪,但有效.有人加点藿香正气水进去一起喝,那味儿冲得鼻子发酸,可真有人觉得舒服。不过这玩意儿含酒精,小孩 孕妇、肝不好的人慎用。
吃饭的时间也得注意。别等饿得前胸贴后背才吃,那时候身体已经撑不住了。少量多餐,一次半碗粥,隔两小时再来点水果.慢慢来,别急.
中暑分轻重。要是只是头昏、出汗多、乏力,还能说话,能走动,吃点上述东西,休息一阵,多半能缓过来。可要是开始说胡话、抽搐 皮肤干烫没汗、意识模糊……这时候别说吃什么了,得赶紧送医院......食物救不了命,拖不得。
屋里要通风。不开空调的话,风扇对着墙吹,别直吹人。窗帘拉上,遮住西晒的窗户。地上洒点水,蒸发吸热,凉快些。穿宽松棉麻衣服,别裹紧身化纤料子,不透气。
老人、小孩特别容易中暑。老人家体温调节差,孩子又不会表达,等到发现不对劲,往往已经严重了。家里有这类人的,得多留心。白天尽量别让他们单独待在闷热房间。
以前农村有种土办法,刮痧。拿瓷勺蘸点油,在背上脊柱两边来回刮,出紫红色痧痕为止。有人说管用,立马觉得轻松。科学解释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还是心理作用?说不清。反正别刮破皮,别感染。
还有人喝十滴水,味道刺鼻,一小瓶就够了。儿童减量。但这东西不能当水喝,过量反而伤身。
关键是——预防比啥都重要!大太阳底下干活,戴帽子,勤喝水,别等到口渴才喝.运动别太猛,避开中午最热那几个钟头!室内保持空气流动,别图省电把窗全关死。
说到喝水,白开水好。加点盐也行,补点电解质。运动饮料?成分复杂,糖多,不如自己泡点淡盐水,或者柠檬水,切一片柠檬丢杯子里,挤点汁,清爽。
中暑后头两天别剧烈活动。就算感觉好了,也别马上去打球、跑步.身体还在恢复,再一折腾,容易反复。
吃的东西,说来说去,就是清淡、易消化、补水为主。别迷信“补”字,这时候进补等于添乱。鸡汤?黄芪炖鸡?省省吧,油汤喝了只想吐。
最后提醒一句:要是吃了几天清粥小菜,还是低烧不退,浑身无力,该看医生就看。别硬扛,小问题拖成大麻烦。
这就是“中暑发热吃什么”的全部内容。 希望你身体棒,心情好。 工作顺心,家里温暖. 别太累,记得歇着. 照顾好自己,健康最要紧。 吃饭别吃太满,七分饱刚刚好。 胃舒服,人也踏实。
2025-10-09 09: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