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夏天一到,特别是户外活动多的时候,中暑的风险就高了。如果在现场能及时处理,很多时候能避免发展成更严重的后果。那现场该怎么应对呢?下面这些内容,可能对你有用,也可能你一辈子都用不上,但了解总比不知道强。
,要识别中暑的早期信号.比如头晕 恶心、出汗多 心跳快、口渴、四肢无力这些表现。这个时候人可能还有意识,但已经不太舒服了。这时候应该赶紧让他脱离高温环境,找个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如果条件允许能躺下,把脚稍微抬高一点,有助于血液回流,防止晕倒。
接下来,想办法降温。可以用湿毛巾敷额头、脖子、腋下这些部位......如果有风扇或者空调,那就更好了!如果没这些设备,可以用手扇风,或者用衣服蘸水擦身。但注意别用冰块直接敷皮肤,容易造成局部血管收缩,反而不利于散热。
如果患者还能喝水,可以少量多次地给他补充水分。但注意别让他一口气猛灌,这样容易引起呕吐或者胃部不适。也可以喝点淡盐水,补充电解质......但如果有呕吐 意识模糊或者不能吞咽的情况,就别硬灌水了,容易呛到。
再来说说中暑比较严重的情况.比如体温明显升高,超过39℃,皮肤干燥 发烫,甚至出现抽搐、昏迷。这时候情况就很危险了,尽快送医院.但在送医之前,现场的急救措施也很关键。
这时候要尽快解开患者的衣物,帮助散热。用冷水擦浴,或者用湿毛巾包裹身体,尽量降低体温。要注意观察呼吸和心跳,如果发现呼吸停止或心跳异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尽快联系专业医疗人员到场。
有些时候,现场可能没有太多设备,那就靠人力.比如几个人轮流扇风、擦身、观察情况。如果患者意识不清,要让他侧卧,防止呕吐物堵住气道.清理周围环境,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围观人群造成拥挤影响通风。
还有一点,很多人容易忽略,就是中暑后不要马上进食。哪怕恢复了意识,也不要急着吃东西,特别是油腻、辛辣的食物。肠胃这时候也比较脆弱,吃东西容易引起不适。
还有,别用酒精擦身降温。有些人觉得酒精挥发快,能快速降温,其实这是个误区。酒精蒸发太快,容易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反而不利于深层散热,还可能引发酒精过敏或者中毒。
另外呢,中暑后恢复期间要注意休息,别马上回去干活或者剧烈运动。身体需要时间恢复,否则很容易再次中暑,甚至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那中暑能不能吃药?比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这些。这些药在民间确实常用,但要注意,它们主要是缓解症状,不能替代降温措施。而且啊有些药物含有酒精,中暑时服用可能引起不适,特别是小孩和孕妇要特别小心。
还有一点,中暑后的心理状态也别忽视。有些人中暑后会感到焦虑、害怕,或者有后怕的情绪。这时候身边的人要多关心,别让他一个人待着,适当安慰,帮助他放松......
,中暑的现场处理,关键是“快”和“准”。快点脱离高温环境,准确认识中暑程度,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必要时送医。别小看中暑,处理不好可能发展成热射病,那就危险了.
最后再啰嗦一句,预防中暑比救治更重要。夏天出门注意防晒,多喝水,避免长时间暴晒,户外作业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如果感到身体不适,早点休息,别硬撑。
中暑这事,防大于治。希望你永远用不上这些知识,但万一碰上了,知道点总比不知道强.
关于“中暑的现场救治措施”就说到这儿。,祝大家远离疾病,身体健康。希望你每天都有好心情,不为小事烦恼。心情好了,身体也跟着轻松起来。健康小贴士:每天喝一杯温水,帮助唤醒身体,排毒又养生。
2025-10-06 14: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