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里卡着什么东西的感觉,咽口水疼,不咽也疼。空气一冷,整个脖子像被勒住。说话声音哑得连自己都吓一跳。早上醒来第1口痰是黄的,黏在嗓子眼,咳不出来,又不敢用力——怕出血。医生说是急性咽炎,不是感冒后期那种拖拖**的痒,是突然来的 扎进肉里的疼......
吃药,消炎药片一天三次,饭后。药片太苦,舌头一碰就缩回来。水喝得多,可喉咙还是干。以为多喝水就能冲走炎症,结果尿频了,喉咙没变好。朋友说含盐水有用,试了,咸得眼泪直流,吐完觉得更干。又有人说蜂蜜水润喉,买了一罐,每天挖一勺吞,甜腻腻地滑下去,暂时舒服两分钟,然后疼得更清楚。
异物感最折磨人。明知道没有东西卡住,但总觉得有根鱼刺,或者一小块面包渣,贴在左侧扁桃体附近。吞咽时加重,空咽比吃东西还难受。有时候深呼吸,气流刮过那个点,像砂纸磨皮肤。躺下更糟,平躺着,异物好像往上浮,堵在气管入口。翻来覆去,枕头换了几边,还是不舒服。
白天还能分心。工作、刷手机 看视频,注意力转移一下,疼痛就淡一点。晚上安静下来,耳朵反而听得见喉咙里的动静。每一次微小的抽动,每一次无意识的清嗓,都被放大。忍不住用手摸脖子,外侧按不痛,可里面明明火烧火燎。镜子照不出问题,但镜子里的人眼神疲惫,嘴唇发白。
有人劝我别总想着它。说心理作用占一半。可当每口呼吸都带着刺痛,怎么不想?越告诉自己“没事”,那感觉越清晰......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长了什么——虽然医生看了说红肿而已。但谁能保证一次检查就万无一失?喉咙深处的事,谁说得准?
吃东西变得小心翼翼。馒头要撕成小块,泡汤;面条吹凉了再吃。辣的免谈,油大的也不碰。火锅?想都不敢想。以前**的烤串配啤酒,现在光是回忆味道,喉咙就紧一下。饮食清淡到近乎惩罚自己,青菜煮得烂糊,米粥稀得像水。营养跟不上,人瘦一圈,脸色蜡黄。
睡眠质量差。半夜常醒,因为喉咙干痒,坐起来喝口水。床头放杯子,杯底总有薄薄一层沉淀物,不知道是药渣还是黏液.第2天脑袋昏沉,反应迟钝,说话慢半拍。同事问是不是病了,点头,又摇头。说不清,说了别人也难体会。
情绪也开始受影响。一点小事就烦躁。电梯等久了想骂人,地铁上被人撞了一下差点动手。事后后悔,但当时就是压不住火。后来意识到,可能是身体长期不适的神经紧绷。疼痛像背景音,一直响,哪怕你假装听不见。
去医院复查,医生说恢复得还行,继续吃药。开了一种喷雾,直接往喉咙喷,凉丝丝的,刚喷完舒服,五分钟后又回到原样。药效像一阵风,吹过去就没影了。倒是药瓶上的说明书看得认真:适应症、不良反应、禁忌人群……看得越多,越担心副作用。但不吃又不行,疼得睡不着。
家里老人说这是“上火”。要喝金银花,菊花,枇杷叶煮水。熬了一锅,黑乎乎的,味道像草堆着了。勉强喝两口,胃先抗议。传统方法和现代医学混在一起,搞不清到底哪个起作用。或许都不起作用,只是时间在治好一切,而我们总想归功于某个动作。
最怕的是发展成慢性的!听说有的人反反复复,几年不断根。一受凉,一熬夜,一吃辣,立刻复发。真那样的话,生活还有什么乐趣?每次吃饭都提心吊胆,说话不敢大声,冬天出门裹得像个粽子。想到这些,心里发慌.
但也有些瞬间,好像好了。比如某天中午,阳光好,坐在窗边吃饭,突然发现——咽东西不疼了.高兴得差点跳起来,以为痊愈了.结果下午喝了杯冷饮,立马打回原形。原来不是好转,是错觉。身体偶尔给点甜头,让你误以为快结束了,其实还在路上。
运动也不敢剧烈。跑步喘气,喉咙像被刀割。改散步,走得慢,出汗少,体质没提升,反而更容易感冒。免疫力似乎掉到了谷底。办公室有人咳嗽,立刻紧张,生怕传染。口罩戴得比谁都勤,哪怕大热天也捂着。
渐渐学会和疼痛共处。不是战胜它,是绕着走。避开刺激,减少说话,控制情绪。像对待一个暴躁的室友,不去惹它,尽量和平相处。有时候它突然发作,也只能忍着,等药效慢慢上来.
也有莫名其妙的好转期。连续三天症状减轻,能吃点软米饭,说话稍微有力。以为曙光在前,结果一场雨后,气温骤降,夜里又烧起来。体温计显示37.8℃,不算高烧,但浑身发软,头重脚轻。原来天气变化也是敌人。
到现在,还没彻底好。异物感时有时无,像幽灵。医生说至少两周才能恢复,个体差异大.只能等。每天记录症状,哪天轻哪天重,试图找出规律.可惜变量太多:饮食、作息、情绪 天气……根本理不清。
单一确定的是,这病不大,折磨不小。不致命,却能把人一点点磨垮。你以为是喉咙的问题,其实是整个生活的节奏被打乱。吃饭 睡觉 工作、交流,全都受影响。
或许人都这样,非得等到身体出问题,才懂得平常呼吸有多珍贵。以前从没注意过吞咽这个动作,现在每做一次,都要付出代价。
药还在吃。水还在喝。日子一天天过。希望哪天醒来,第1口痰是清的,喉咙空空荡荡,像从来没疼过。
,记得养成好的饮食习惯。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天气好的时候,多出门走走,晒晒太阳,呼吸下新鲜空气,身体会更有精神。健康小贴士:每天做点拉伸,身体更灵活,也不容易受伤。
2025-09-24 09:4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