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中暑后皮肤冰凉

    天热,太阳毒得像烧红的铁板。人走在外面,汗还没来得及冒出来,就被烤干了。中暑这事,听起来老套,可真轮到自己头上,才知道不是开玩笑。

    有个人,前两天在工地干活,中午没歇,接着干。下午三点左右,突然腿一软,坐地上了。工友喊他,眼睛睁着,但答不上话。脸煞白,嘴唇发紫。赶紧抬到阴凉处,有人拿水往他脸上泼。他开始打哆嗦,浑身抖,但摸上去,皮肤冰凉。

    奇怪吧?大热天中暑,怎么反而冷?

    其实不少人都搞反了.以为中暑就是热得不行,浑身烫。可有时候,身体反应是乱的。体温调节系统崩了,核心温度可能高得吓人,但表面却冷。皮肤冰凉,像刚从井里捞出来似的。手脚发麻,指尖发青.这不是好信号。

    那会儿,他躺在地上,呼吸浅,胸口几乎不动。有人掐他的人中,没用。又有人脱下衣服扇风。风一吹,他打了个寒颤,牙关磕碰,声音清脆......这时候谁也没想到送医院,只觉得“凉了就得捂”,拿衣服盖上。

    错了。大错特错。

    中暑后期,尤其是热射病那种,身体已经失去散热能力。再捂着,等于往火堆里浇油。可人慌起来,哪还顾得上对错。本能驱使,觉得冷就要暖和点!结果越捂越糟。

    他后来被拉去医院,医生说再晚二十分钟,命就没了。体内温度四十一度多,肝肾都开始受损.皮肤凉,是因为血液循环变慢,体表供血不足。不是体温低,是身体在“装死”。

    这种现象,医学上叫“外冷内热”。表面看安静、发冷,实际内部器官在高温下“煮着”。脑子最遭罪,意识模糊,胡言乱语,甚至抽搐。有些人中暑后说自己看到鬼,其实是高热引起的谵妄。

    还有个老太太,也是。那天赶集,没戴帽子,在太阳底下站了一个多钟头。回家后说头晕,躺下。孩子看她不出汗,还凉飕飕的,以为是感冒,给灌了姜汤。喝完不到十分钟,吐了,接着就不动了。

    送到卫生所,血压测不出来。医生说是中暑引发的休克。老年人更危险,身体调节能力差,一出问题就是大事.偏偏家里人第1反应总是“着凉了”“受风了”,拿感冒治。

    中暑分轻重。轻的,头晕、恶心 出汗多,休息一下能缓过来。重的,像上面这俩,意识不清,皮肤异常,体温失控。这时候别瞎琢磨,赶紧降温,送医。

    可降温也有讲究。不是拿冰块直接贴身上.也不是泡冷水澡。正确做法是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服,用湿毛巾擦脖子 腋下、大腿根——这些地方血管靠近皮肤,散热快。可以扇风,但别对着脸猛吹。

    有人图快,拿冰棍塞嘴里,或者把人扔空调房,温度调到**。太猛了,血管猛然收缩,反而影响散热.身体受不了这种刺激,可能心律失常。

    还有个误区:中暑了就得猛喝水。不一定。如果已经意识模糊,喂水可能呛进肺里。而且啊大量饮用纯水,不补电解质,容易引起低钠血症,脑袋更晕,甚至昏迷。

    是淡盐水,或者运动饮料。小口喝,别一口气灌下去.要是人已经倒了,别喂任何东西,等专业处理......

    以前农村有种说法:“中暑是痧气,得刮。”于是拿瓷碗边、铜钱,沾油在背上刮。刮出紫印子,觉得“出痧了”,就好了。其实那只是皮下出血。对中暑本身没用。刮狠了,还可能感染。

    真正有效的,是及时干预。感觉到不对劲,比如头胀、心跳快 恶心,马上停下,找阴凉地儿坐着。脱掉多余衣物。身边有人好,别单独行动.

    夏天出门,尤其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尽量避开烈日。戴帽子,穿宽松衣服。随身带水,别等渴了再喝。水要常温或微凉,别喝冰的。冰的刺激胃,也影响身体判断.

    有个建筑工人讲过他的经验:他们工地上现在配了盐汽水,每人每天两瓶。累了就在棚子里歇半小时......监工也不催,知道真出事谁都担不起。他说:“宁可慢点,别硬撑。人不是机器,机器过热还得停呢。”

    话糙理不糙。

    现在城市里,很多人中暑是在通勤路上。挤地铁,站公交,衣服贴在背上,汗流到眼睛里。下车走几步,眼前发黑,差点栽倒。这种情况越来越多。

    写字楼里的也不安全。空调开太低,进出温差大,身体适应不过来!有人从冷气房跑出去拿外卖,几分钟回来,脸通红,坐那儿喘。这就是轻度中暑的前兆......

    别小看这些信号。

    身体早就报警了,只是我们习惯了忽略。总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可中暑不是忍的事。它发展起来极快,几个小时就能从头晕变成器官衰竭。

    最后再说一遍:皮肤冰凉,不等于没事。可能是最危险的时候。别信什么“发冷就是好了”,那是陷阱。

    该送医就送,别拖.路上可以继续物理降温,但别做极端操作。保持呼吸道通畅,侧卧,防止呕吐物堵住喉咙。

    命只有一条。太阳底下逞强,换来的可能是一辈子后悔.

    有些人中了暑,好了之后还怕热。不敢出门,一晒太阳就心慌。心理阴影是一方面,身体损伤也可能没完全恢复。特别是神经系统,受影响后反应迟钝,注意力难集中。

    防中暑,比救中暑重要得多。

    天气预报说高温,别不当回事。老人孩子,别让他们独自在外。年轻人也别觉得自己扛得住。体力再好,太阳底下三小时不歇,谁都吃不消。

    去年有个快递员,三十出头,倒在小区门口。手里还攥着包裹.监控显示他走路已经歪斜,最后靠墙滑下去。等发现时,人已经凉了。皮肤也是冰的。

    查下来,热射病。送得太晚。

    这样的事,每年都有。新闻报一报,大家唏嘘一阵,然后忘了.直到下一个夏天,同样的故事重演。

    说到底,不是不懂,是不在乎。总觉得“轮不到我”。

    可命运从来不打招呼!

    说了这么多“中暑后皮肤冰凉”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清楚了。希望你每天都能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散散步,身体更有力气,心情也更轻松。健康小提示:记得适量喝水,帮助身体新陈代谢哦。

    2025-09-22 12:50:55

成人发热待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