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多发性骨髓瘤误诊为骨转移癌1例

      王某,女,59岁。因右侧髋关节疼痛2年,胸骨疼痛5个月,加重伴咳嗽1周于2010年9月15日入住我科。患者入院前2年出现右侧髋关节疼痛,未引起注意,未行特殊检查及治疗,疼痛呈进行性加重。入院前5个月出现胸骨及脊柱疼痛,就诊于吉林省某医院,诊断为多发骨转移癌,行TA方案化疗3周期,骨痛无明显好转。

      入院前1周骨痛加重,伴咳嗽,咳黄痰。既往16年前诊断为右侧乳腺癌并行右侧乳腺癌治疗术。查体:体温36.5℃,脉搏7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0/80 mm Hg,ECOG2级,颈部、双锁骨上及双腋下淋巴结未触及,贫血貌,颜面、睑结膜及口唇苍白。右侧乳腺缺如,右侧胸壁可见纵行手术瘢痕,长约15 cm。左乳外观如常。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啰音。心率72次/分,律整。腹平软,无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脊柱呈生理弯曲,活动轻度受限。胸椎椎体压痛阳性,叩击痛阳性。右侧髋关节疼痛,走路跛行。患者存在肺部感染,给予抗炎治疗。

      入院后查肝功能GLO明显升高,考虑不能除外多发行骨髓瘤,行骨髓穿刺。骨髓涂片细胞学回报:浆细胞比例明显增多,原浆+幼浆占74%,形态浆细胞胞体大,胞浆量丰富,蓝色,核偏位,核仁清晰。1周后患者转往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就诊,行骨髓活检:浆细胞比例增高,以原幼阶段细胞为主。考虑MM骨髓象:免疫固定电泳:免疫球蛋白轻链阳性,免疫球蛋白IgG阳性;免疫三项:免疫球蛋白G58.0 g/L,免疫球蛋白A0.243 g/L,免疫球蛋白M0.173 g/L;骨扫描:胸椎、两侧肋骨、右侧髂骨、左侧骶髂关节、右侧肱骨下段骨代谢异常活跃,右侧髂骨见放射性稀疏区。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ⅢA期(IgGλ轻链型),行VAD方案化疗1周期,并口服沙利度胺100 mgd1~15天,病情无缓解,患者自行中断治疗。 

    2012-11-30 2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