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报道,某大学的新生小王在入校体检中,他是被检查出乙肝“小三阳”的患者,学校要求他搬出现在的宿舍,与其他患病的同学住到一起。由此引发深思“小三阳”学生该不该被隔离呢?针对这些问题,医学专家给出以下解答。
“小三阳”没那么可怕
“大三阳”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小三阳”只是乙肝病原携带者,传染性要低得多。乙肝是通过血液、体液、母婴等途径传染的。在集体生活中,只要牙刷、毛巾、刮胡刀、餐具都分开使用,不会感染。当然,如果不小心沾上了患者的唾液、血液、汗液,而自己的皮肤或黏膜又恰好有破损,就很容易感染,但这种情况不太多。
应采取措施保护健康人群
在高校这样人群密集的地方,对传染病原和病毒的携带者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保护健康人群免受感染,也便于对患者的管理和治疗。但是简单的隔离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注意对这些心理脆弱的患者给予关怀。学校老师应该让乙肝病人明白,这只是一种疾病,不带有任何道德评判,不必产生心理压力。
应确保双方的权益
为了使传染性疾病不给其他人造成危害,的确应该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但任何方法的采取都必须同时维护病患者与可能被传染者双方的切身权益,都不能超过必要的合理的限度。“防护措施”不能对公民的人身自由构成威胁,要注意保护个人人格尊严,不能使弱者的隐私与名誉遭受损失。
2016-06-16 16: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