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律失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比较多见的疾病,该疾病的发病类型有很多,一般根据患儿发病情况的不同,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因此,对于该疾病还需对症治疗。此外,小儿心律失常患儿如果出现四种情况需引起重视,及时就医,以下是相关内容介绍。
1、期外收缩:期外收缩即早搏,其特点是在心脏提前跳动后,相隔较长时间再跳一次。偶尔发生者多为功能性期外收缩,一般可以自愈,不需特殊治疗。频繁发作者,应请医生诊治。
2、窦性心动过速:若新生儿心率每分钟超过200次,婴儿超过140次,儿童超过10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哭闹、运动、发热时。贫血、心肌炎、心力衰竭的患儿也可出现此征象,此时应查清病因,妥善治疗。
3、房室传导阻滞:系指波动从心房经房室交界区传到心室的传导阻滞。其发生原因在于儿童罹患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或低钾、洋地黄中毒等。表现为患儿心率减慢,口唇发紫,严重可发生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应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4、阵发性心动过速:为一种阵发性、规则和快速的心率,其特点是骤发骤止。婴儿心率可达每分钟200次以上,年长儿可达160~180次,约60%~70%发生于心脏正常儿童,其他可见于上感、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疾病。发作时患儿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可持续数秒,做心电图检查可明确诊断。应急处理可采用压迫颈动脉窦或压迫眼球等方法(宜由医生进行)。
2016-06-15 14: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