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小儿脑瘫的五大致病因素 准妈妈需引起重视

      小儿脑瘫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病,高发病,该疾病的患儿一般表现为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反应迟钝、不笑、手握拳、头不稳定、斜视等症状,严重侵害着患儿的身心健康。准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对小儿脑瘫的致病因素引起重视,积极进行避免。目前小儿脑瘫的致病因素有很多,如遗传因素、母体因素、分娩因素、出生后因素、其它因素等等,为了便于大家了解,下面就做下详细的介绍。

      1、遗传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在小儿脑瘫中影响越来越重要,如近亲有癫痫、脑瘫及智能低下中的2种因素者占脑瘫的65%。还有就是染色体异常,常表现为畸形、伴有肌张力异常和失调而构成许多综合征,如Down症等。

      2、母体因素:据美国研究组分析认为母亲智力低下是小儿脑瘫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占脑瘫的2.7‰。其次的危险因素是母亲分娩过程障碍。母亲吸烟虽与后代脑瘫无直接关系,但与不吸烟的妇女相比,吸烟妇女出生低体重儿的危险性增加1倍。母亲患癫痫、孕前患甲亢,或有两次以上死胎者与脑瘫明显相关。

      3、分娩因素:胎龄小于32周、臀先位、出生体重小于2000g及胎儿畸形是小儿脑瘫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窒息、羊膜炎、胎位异常及脐带过短也为重要高位因素。

      4、出生后因素:新生儿惊厥是小儿脑瘫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在脑瘫患儿中占12.2%,出生体重小于2500g需要特殊护理者,新生儿呈抑制状态是小儿脑瘫的重要因素。新生儿期呼吸窘迫综合症和吸入性肺炎、败血症、脑膜炎、血清胆红素高于16mg/dl均与小儿脑瘫明显相关,尤其是新生儿期经过全身应用抗生素者,患小儿脑瘫的风险相当高。

      5、其它因素:妊娠期的感染、理化因素、胎儿期的缺血缺氧症,以及母体营养障碍都可以影响胎儿发生小儿脑瘫。胎儿脑在妊娠前3-4个月内发育最快,这个期间若受损害比妊娠后期为重,病变残留程度不仅严重而且范围亦广泛。

      以上就是关于“小儿脑瘫的五大致病因素 准妈妈需引起重视”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大家的了解有帮助。小儿脑瘫的致病因素有很多,专家表示,提早了解小儿脑瘫的致病因素并且针对这些因素做好相关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孩子患上该疾病的机率。因此,准妈妈需引起重视,积极避免。

    2016-06-08 16:48:08

小儿神经遗传病在线咨询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