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于痢疾一定不会陌生,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是很高的,多见于三岁到七岁的儿童,对于家长来说,要想自己的孩子尽快的恢复健康,就要及时的接受治疗,以免影响了患儿的病情,目前,治疗痢疾的方法是非常多的,患儿选择的余地也是很大的,由于痢疾在临床上有不同的分类,所以不同类型的痢疾的治疗方法是不同的,这点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具体的内容请看下文介绍。
一、中毒型痢疾
痢疾患儿可利用阿托品类药物解除血管痉挛,防止休克。用多巴胺、酚妥拉明、异丙肾等扩张血管。用冬眠药物氯丙嗪抑制血管壁上受体,使微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且有镇静、降低基础代谢作用。用糖皮质激素、氢化考的松消炎、减轻脑水肿、减轻中毒症状。吸氧,保持痢疾患儿呼吸道通畅,使用呼吸兴奋剂,危重者给予气管插管或人工呼吸。
二、慢性痢疾
常用药物和剂量同急性痢疾的治疗,但疗程要长。可采用间歇疗法,用药7-10天,休息4天,再治疗4天,休息4天,再重复4天,总疗程3-4周。也可用黄连素或大蒜混合液灌肠治疗。但痢疾患儿应注意长期使用抗生素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应在大便培养转阴、脓血便消失后即改用中药、维生素、微生态制剂和思密达等药物。慢性菌痢除抗菌治疗外,还应注意改善痢疾患儿的营养状态。
三、急性痢疾
痢疾患儿要卧床休息、隔离和采用消毒措施。饮食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吐泻、腹胀重的患儿可短期禁食。痢疾患儿可用含双歧杆菌制剂。它通过与肠道猫膜上皮细胞结合,起占位性保护作用,抑制细菌入侵,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痢疾患儿可选用氟呱酸、庆大霉素、黄连素和复方新诺明等联合口服。疗程7-10天。痢疾患儿可给予思密达,其对细菌和毒素有强大的吸附作用,并可抑制细菌生长,还可与黏液蛋白结合并相互作用,加强肠道黏膜屏障作用。
上述的文章就是关于痢疾的治疗方法,相信大家有了一定的了解了,要想将痢疾治好,患者就要确定自己是患有的哪种类型的痢疾,祝愿每位痢疾患者都可以尽快的康复。
2016-06-03 15: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