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发作性睡病的治疗只要有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两种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终身性睡眠疾患,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情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必须及时治疗。目前治疗发作性睡病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药物治疗发作性睡病主要进行心理干预,心理症状尤其是抑郁、自卑在发作性睡病患者中常见,应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

      发作性睡病的治疗只要有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两种:

      一、非药物治疗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患者应有规律、足够的夜间睡眠。另外,在白天应有计划的安排小睡特别是午睡来减少犯困。择业方面应避免选择驾驶、高空及水下作业。对儿童患者,家长、老师需认识嗜睡和其他症状是疾病的表现,应对患儿表示理解,鼓励其采取积极的、健康的生活态度,课业负担不可太重。

      二、药物治疗发作性睡病:

      白天不可控制地入睡是发作性睡病最常见的症状,也是影响患者工作及生活的主要因素。尽管非药物治疗如调整生活习惯、午休等均可改善患者的嗜睡症状,但不少发作性睡病患者如学生、司机及症状较重者仍需药物辅助治疗。咖啡因通过拮抗腺苷的作用而促醒,因其副作用小而用来提神,但改善发作性睡病患者白天嗜睡的疗效甚微。

      1、苯丙胺类的精神刺:激剂最早在1935年被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这类药物可以促进多巴胺的释放、增加突触间隙去甲肾上腺素及五羟色胺的水平,同时抑制这些神经递质的的再摄取。动物实验表明多巴胺能系统的激活为促醒的主要机制。

      2、盐酸哌甲酯: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主要药物。1959年开始应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是目前世界上治疗该疾患处方量最大的药物,每年的用量也达数千片。在国内的制剂分短效及长效缓释片两种,前者服药后半小时左右起效,持续约3-4小时,不影响患者的午休,加之价格便宜,较受欢迎。

      3、利太林属精神类药物:主要副作用包括胃不适、食欲降低、头痛、心率加快等,我们的经验表明其成瘾性很小,部分患者较长时间持续服用后会出现耐受而需加量,停药一阶段后敏感性恢复。多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至最适剂量,但个体对利太林的敏感性差异较大。为避免影响夜间睡眠,不要晚间服药。匹莫林(pemoline)维持兴奋的作用较利太林弱,半衰期达16-18小时,但耐受现象少,偶有肝损害,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已少见。

      4、莫达芬尼:二十年来一直在法国的医院内应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其促醒的疗效经大规模双盲对照研究证实,并于1998年获得美国FDA的批准。莫达芬尼促醒的机制不明,动物实验提示其可能与抑制多巴胺再摄取有关。该药的半衰期达15小时,推荐使用剂量为100-400毫克每日一次,对个别疗效不够强的患者,可与小量利太林合用。

      我们的有限经验表明,对利太林耐药者,莫达芬尼仍可取得良效。该药突出的优点是副作用小,偶有发作性睡病患者诉头痛。正因如此,其适应证范围在国外已大为扩展,用于改善难治性抑郁、多发硬化患者的疲劳症状;时差、倒班、帕金森病患者的嗜睡症状。特别是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经有效无创通气治疗去除呼吸紊乱后如仍有白天犯困,莫达芬尼是改善这种残留嗜睡的有效药物,FDA已批准这一适应症。

    2016-05-30 17:00:40

张苗 主任医师
擅长:顽固性肝腹水、重症黄疸、酒...
45.00元/咨询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