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舌下长出小蛤蟆 竟是舌下腺囊肿作祟

      舌下腺囊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多见,该疾病为舌下腺导管堵塞涎液潴留所形成的囊肿,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舌下腺囊肿的发病不仅给患者身体造成伤害,同时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我们大家在日常对该疾病的症状应该多加了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免病情加重。舌下腺囊肿的症状表现有很多,为了便于大家了解,下面就做下详细的介绍。

      舌下腺囊肿好发于舌尖腹侧小粘液腺及舌下腺,似蛤蟆气囊,俗称蛤蟆肿。舌下腺囊肿发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腺体导管远端堵塞,而粘膜又持续分泌,致使近端扩张形成上皮囊肿,此被称为潴留囊肿;另一种是由于腺体破损,粘液外漏进入组织间隙,形成无上皮衬里的囊肿,称为外渗性囊肿。粘液囊肿从绿豆大小到蚕豆大小均有,舌下腺囊胖甚至可以更大,囊肿至淡棕黄色,受创破裂后流出蛋清样棕黄粘液,反复破损常常会使局部硬结,表面粘膜呈白色。

      舌下腺囊肿症状体征:

      ①单纯型舌下腺囊肿:占大多数。囊肿位于舌下区,呈浅紫蓝色,扪之柔软有波动感。常位于口底一侧。较大的囊肿可将舌抬起,状似“重舌”。舌下腺囊肿因创伤而破裂后,流出黏稠而略带黄色或蛋清样液体,囊肿暂时消失。暑天后创口愈合,囊肿长大如前;

      ②口外型舌下腺囊肿:又称潜突型。主要表现为下颌下区肿物,而口底囊肿表现不明显。触诊柔软,与皮肤无粘连,不可压缩。

      ③哑铃型舌下腺囊肿:为上述两型舌下腺囊肿的混合,即在口内舌下区及口外下颌区均可见囊性肿物。

      以上就是关于“舌下长出小蛤蟆 竟是舌下腺囊肿作祟”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大家的了解有帮助。大家在发现舌下腺囊肿的症状时,还需尽早就医诊治,只有这样才能尽早治愈该疾病,恢复身体健康。

    2016-05-23 1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