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腺囊肿是一种比较多发的疾病,囊肿位于口底一侧黏膜下,呈淡蓝色肿物,囊壁薄,质地柔软。舌下腺囊肿大多数由创伤引起,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口腔健康。大家在日常如果发现舌下腺囊肿的症状时,还需尽早就医诊治,对症治疗,以免病情加重。临床上舌下腺囊肿多采用手术治疗,为了便于大家了解,下面就做下详细的介绍。
舌下腺囊肿的治疗方法:
1.舌下腺摘除术多采用口内口底切口。
2.在导管口后方的舌下襞与下颌体内侧粘膜的中间,作平行于下颌牙弓的切口,切开囊肿表面的口底粘膜至第一磨牙远中。
3.先自舌下腺囊肿及腺体的前缘和外侧作钝分离,在明视下,轻轻提起腺体钝分离显露下颌下腺导管,并妥善加以保护;当分离内侧至第一磨牙部位处时,须注意位于导管之下舌神经的保护和勿损伤舌深动、静脉,直至腺体全部游离后完整摘除。
4.彻底止血后,自后向前缝合口底粘膜。舌下腺囊肿缝后时注意勿将下颌下腺导管误扎。
5.创口内留置乳胶片引流。
6.舌下腺囊肿术后24~72小时抽除或撤换引流,术后一周拆线。
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的治疗方法:
治疗口外型舌下腺囊肿,是从口腔内摘除舌下腺,并将囊腔内的黏液彻底吸净,然后对下颌下区做加压包扎,为美观起见,不必在下颌下区皮肤做切口摘除囊肿;如果是下颌下区的囊性水瘤或其他肿瘤性疾病,则无可选择,必须切开下颌下区的皮肤,摘除或完整切除瘤体。
如果舌下腺囊肿患者患有严重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全身情况不适合做舌下腺切除手术,可做简单的袋型缝合术。方法是切除囊肿表面部分黏膜和囊壁,形成一个囊袋,让囊肿产生的黏液自行排入口腔,控制囊肿的发展,待全身情况好转再进行舌下腺切除。但袋型缝合术经过一定时间会复发。婴儿的舌下腺囊肿也可做上述处理,待其长到4~5岁后,再做舌下腺切除手术。
以上就是关于“舌下腺囊肿危害大 及时手术是关键”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大家的了解有帮助。舌下腺囊肿的病情比较复杂,根据患者发病类型的不同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建议患者选择正规医院对症治疗,只有这样才能使治疗效果明显。
2016-05-23 17: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