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治疗法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治疗法中的清洁法本法是其他耳局部外治用药的基础。对鼓膜已穿孔溃脓者,可用3%双氧水或淡白醋(白醋、冷开水各半和匀)洗净耳内脓液,以保持通畅引流及开展其他治疗。以下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治疗法中的辨证选方和滴耳法。

      一、辨证选方:

      1、风热上壅

      冶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蔓荆子散(《兰室秘藏》)加减。蔓荆子10g,生地12g,赤芍10g,菊花10g,桑白皮10g,木通10g,前胡10g,赤茯苓10g,薄荷8g,银花10g,甘草6g,发热风寒者,加荆芥、防风;口苦咽干、脉浮弦者,加黄芩、夏枯草。

      2、肝胆火热

      治法:清肝泻火,解毒排脓。

      方药: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加减。栀子10g,龙胆草10g,生地15g,车前子8g,泽泻10g,木通10g,当归10g,黄芩10g,柴胡10g,甘草6g。大便秘结者加酒制大黄、玄明粉;耳内痛甚者,加赤芍、丹皮、乳香、没药;鼓膜穿孔过小,脓液引流不畅者,加皂角刺、穿山甲;脓液量多者,加桔梗、白芷。

      二、滴耳法:

      1、初起未穿孔时,可用紫金锭磨醋滴耳或虎耳草汁滴耳止痛。

      2、紫草油:紫草3g,芝麻油40g。将紫草原药入油内置火上炸至佃变紫色,滤取油液,每次滴3~4滴,每日2~3次。

      3、轻粉滴耳液:轻粉1g置乳钵中研细,取羧甲基纤维素钠1g溶于蒸馏水100ml中后加入乳钵中,混研匀。滴耳,每日2次,每次2~3滴。

      4、冰片菜籽油:冰片:菜籽油为1:10,浸泡一周,装瓶备用。洗净耳道后每次滴3滴。每日3次。

      5、紫参滴耳油:紫草、苦参各50g置入香油500ml中浸泡24小时后,加热炸至药枯呈黑黄色,过滤后加冰片6g,枯矾3g,搅匀备用。每次滴1~2滴,每日1次。

      6、香椿皮滴耳油:香椿皮60g,置瓦上焙成炭,研极细末,浸香油中。取药油滴耳,每次2~3滴。每日5~6次。

      7、仙掌公英液:鲜仙人掌(去皮)、鲜蒲公英各等份,洗净后捣烂取汁滴耳,每次2~4滴,每日2~3次。

    2015-01-15 13:30:13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