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治疗小儿佝偻病的七大食疗

      佝偻病是严重缺乏维生素D的结果,发病高峰年龄段为3-18个月,因此是现代小儿骨科常见疾病之一。在儿童期摄入足量的维生素D和钙,是预防成人期骨质疏松的有效手段。小儿佝偻病与中医“五迟”、“五软”相似。从中医学角度分析,认为治宜调理脾胃。

      治疗小儿佝偻病的七大食疗

      1、虾仁鸡蛋粥

      鲜河虾仁50克,鸡蛋1只,精盐、味精适量,粳米100克。虾仁洗净,剁成酱;鸡蛋去壳,打匀;粳米洗净,人锅加水适量煮至将熟;放人虾仁酱、鸡蛋搅匀烧熟成粥,加入调料即可。每日3次,温服。附注:虾仁、鸡蛋均含丰富维生素D和钙。

      2、枸杞杜仲鸽子汤

      鸽子1只,枸杞子30克,杜仲15克。鸽子去毛及内脏,加枸杞子、杜仲煎水取汁饮,并食鸽子肉,连食1周。主治佝偻病,多汗夜惊,骨骼畸形,形体消瘦者。

      3、排骨面条

       猪排250克,胡萝卜25克,卷心菜50克,精盐、味精适量,面条50克,猪肝25克。将排骨洗净切块下锅。加清水适量,沸后撇去浮沫,置小火上煮约1 小时,然后取出排骨。猪肝洗净剁成泥,胡萝卜、卷心菜洗净切成米粒小丁。将胡萝卜、卷心菜丁和猪肝泥人油锅炒至呈牙黄色,加入排骨汤适量烧开,放人面条煮 熟,加精盐、味精调味。每日2次,温服。小儿佝偻病,形体瘦弱无力,夜惊多汗,午后身热者。

      4、香菇鸡

      香菇250克,母鸡1只。二者一起用文火烧熟,每隔3~5日服食1次。主治佝偻病,生长发育迟缓,出现立迟、行迟、齿迟、语迟,倦怠乏力。

      5、栗子饼

      生板栗1 000克,白糖500克。先将板栗加水煮30分钟,待凉后剥去外壳,放人碗内蒸40分钟,趁热将板栗压碎研成泥,加入白糖调匀,把栗子泥做成饼状,待凉后即可食用。可作为点心经常食用。主治小儿筋骨不强,发育迟缓,出牙、坐立、行走皆迟。

      6、盐核桃

      核桃250克,粗盐250克。核桃敲开剥去外壳。粗盐放人锅内用武火炒热,然后倒人核桃肉,不断翻炒至熟,起锅后筛去盐粒,装瓶备用。每次取10~20克食用,每日1—2次。主治:佝偻病,驼背,鸡胸,发育迟缓,大便秘结者。

      7、胎盘鱼骨粉

      胎盘粉5克,醋炒鱼骨25克,炒鸡蛋壳10克,白糖15克。一起研成细末,装瓶备用。每次0.5克,每日3次,经常服用。主治佝偻病,骨骼畸形,面色萎黄,倦怠无力。

      温馨提示:其 实,在许多食物中都含有不少的钙成分,但在被人体吸收时却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处于婴幼儿期的小儿生长发育旺盛,骨骼中钙的代谢极为活跃,对钙的吸收率较 高,如加服维生素D,可促进对钙的吸收。此外增加肠道酸度,比如奶中乳糖在肠道中发酵,使酸度增高,也有利于钙的吸收。谷类中的植酸及蔬菜中的草酸与钙相 结合,则会影响钙的吸收。

      【参考文献:《临床骨科专科护理指引》《骨科常见病的护理与健康教育》】

    2014-10-20 09:20:52

小儿骨科疾病在线咨询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