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活泼好动,因此平时难免会磕磕碰碰,相较于成年人容易出现骨折现象,再加上其特殊的生理特征,骨头生长速度快,愈合能力强,稍不留意就会导致畸形愈合,危害极大。小儿骨折多为日常生活而损伤。如嬉闹斗殴,奔跑摔跤,坠床攀高摔跌等。
小儿骨折的部位多发生于上肢,其次是下肢。这与跌倒时多用上肢支撑有关。最多见的骨折部位为锁骨,肱骨外科颈,肱骨下端,尺桡骨下段,股骨干,胫腓骨下段等。而骨盆、脊柱、肋骨、掌、跖、跟骨骨折则较少见。造成小儿骨折的原因很多,一般可以分为以下3大类:
1、骨骼疾病
有病变的骨骼受到轻微外力时即可断裂,这种骨折称为病理性骨折。如骨髓炎、骨肿瘤、严重骨质疏松症等病变骨骼发生的骨折。
2、暴力作用
暴力作用是造成骨折的最常见因素。根据力的不同又可分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两种。直接暴力是指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发生骨折。直接暴力所致的骨折又可分为以下3种:
(1)压砸骨折。压砸骨折常伴广泛的软组织损伤,骨骼广泛粉碎或横行断裂,在前臂及小腿常呈相同水平的双骨折。
(2)打击骨折。打击骨折发生在最终作用力作用在小范围内,其特点是骨折线横行,常见于前臂和小腿,仅为单根骨骨折。
(3)贯穿骨折。贯穿骨折一般指枪伤骨折。子弹速度不同其表现是有区别的。速度的增加会导致组织损伤指数倍增加。
间接暴力是指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旋转或使肌收缩使肢体受力部位的远处发生骨折。如跌倒手撑地时导致的桡骨远端骨折。
3、积累性劳损
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外力集中作用于骨骼的某一点上使之发生骨折称为疲劳性骨折,又称应力性骨折。此类骨折可无移位,但一般愈合慢。
温馨提示:小孩子经常发生骨折,要检查是否有可能缺钙,饮食营养搭配是否合理,是否经常晒太阳等,如果缺钙严重被推一下就可能发生骨折。目前市面上的补钙产品主要分为无机钙和有机钙,无机钙以碳酸钙为主,不利于消化吸收,因此,补钙的同时应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以利于钙的吸收。
【参考文献:《骨与关节损伤》《骨科临床诊疗手册》】
2014-10-16 14: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