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一种症状,而并非是一种疾病。发热是某种疾病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只有找出发热源,了解病因,才能进行合理而有效的预防。通常情况下,发热的最常见的诱发疾病是感冒,特别是流感。所以说,要预防发热,主要就是做好感冒的预防工作。发热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常加强身体锻炼,多进行户外的一些活动,从而提高自身免疫力。必要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使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当然,自然预防方法是较好的,任何药物或保健品 都无法替代。
2)气候转变时要记得及时增减衣服,从而防止过冷或过热,要知道,气温骤变最容易引发感冒。
3)流行病期间尽可能地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4)经常开窗,流通新鲜空气。衣着要凉爽透气,切忌采用捂被子发汗。
5)及时接受预防注射,减少传染病发生。
预防发热还包括其他的一些注意事项。由于发热容易造成脱水,也因服退热药大量出汗时体内丧失水分就更多。脱水不仅使退热困难,还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发生酸中毒等。
因此必须鼓励患者多饮水。同时血中钠浓度升高,血液高渗,患者会发生口干口渴、烦躁不安甚至说胡话或抽筋,热度非但不退且会更高,可能会发生低钠血症,多见于平时有营养不良的患者。
患者可能由于高热会引起心跳加快,还可能引起心力衰竭等。有些患者会引起抽筋,甚至高热惊厥。抽筋多发生于高热骤起之时,一次发热仅抽一次,很少超过2次以上,只要抽搐时间不长,如果要是处理得当,对患者健康影响不大。
一般情况下,发热对患者的身体组织器官的负面作用并不大,在一定程度上,且能促使抵抗力的再次产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患者体温超过四十一摄氏度时,体内蛋白质进行分解,引起脑水肿等疾病。甚至,及时在得到有效治疗之后依然会留下脑病后遗症。所以,患者出现四十摄氏度以上高热就必须到医疗机构就诊,若是自己硬着头皮坚持,抵制就医,只有自作自受。
2014-08-04 15: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