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市场中的减肥保健品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减肥市场中的产品种越来越多样化,很多爱美人士都想通过减肥药或是一些保健品来达到快速瘦身的目的,因此在对个人状况还没有了解青春的情况下,随便的听从商家夸大药效宣传来选择减肥产品。甚至还有部分减肥产品购买者并非“胖子”,所以减肥产品的选择也没有针对性。

      据了解,市场上的减肥产品主要包括减肥保健食品、减肥药、外用减肥品和减肥器械等几类,但占主导地位的是减肥保健食品和减肥药品。目前经过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减肥西药只有两种,西布曲明和奥利司他(赛尼可),药准字号的减肥药商品名虽多,但大多是这两种药品。至于减肥保健食品,形式上主要是减肥茶饮品和胶囊类制剂,一般采用的原料都是中医里药食同源的物质。

      不过奇怪的是,大多数消费者似乎并不肥胖,减肥人群也是以25岁至40多岁的女性为主,大多数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肥胖,而是腰、腹、腿等处的脂肪多了,形成了赘肉,影响了形体美观,来局部瘦身的。吃过多种减肥药或减肥保健食品的朋友不在少数。

      造成肥胖的原因有遗传因素、后天因素、内分泌失调等诸多原因,但现代人肥胖与摄入的能量与能量的消耗少、运动少有关。开始减肥不能盲目用药,应先咨询医生,查明肥胖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肥胖带来的并发症(高血糖、血脂紊乱、高血压、高尿酸等),如果有这些并发症情况,在减肥的同时也要做相应的治疗。减肥应从基本的增加运动,控制饮食、能量平衡等因素来考虑。

      减肥药不可随意吃据了解,目前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只批准了两种减肥西药和一种减肥中成药。这两种减肥药都有毒副作用,消费者在使用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减肥产品主要通过增强机体代谢、抑制食欲,在一段时间里达到减轻体重的效果。但对于原发性肥胖患者,减肥药只能控制体重不再发展,而减肥保健食品则更是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消费者在购买时不能光看商品名,还要看药品的主要成分,看药品是否适宜自己吃。不少的减肥保健食品都只是适用于单纯性肥胖,在说明书和宣传单上使用绝对性的词语,什么“绝不反弹”、“完全无毒副作用”等等,感觉减肥真的很容易。

      温馨提示:目前医界公认以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lndex,简称BMI)为测量标准,计算身体的脂肪比率,公式为千克/米2。东方人BMI正常值为18.5~22.9,如果是23~24.9就是过重,若是25~29.9即属第一度肥胖。

      【参考文献:《8周健康减肥计划》《14天特效减肥全书》】

    2014-07-11 10: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