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型的细菌性痢疾起病急,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粪便中有脓血、黏液,量少,里急后重。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多见于2-7岁儿童,可突然高热,很快表现为中毒性脑病如惊厥、昏睡、昏迷。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当宝宝患上了细菌性痢疾以后,家长应该如何进行护理呢?
1、让宝贝卧床休息。
如果宝贝的体温超过38.5度,按照医生嘱咐给予恰当的退热剂。
2、不可过早正常饮食。
在急性期进食容易消化,无渣硫脂饮食,如牛奶等,待病情好转后改半流质饮食,如烂粥等,切不可过早进食刺激性或多渣饮食。
3、注意保持臀部卫生。
由于腹泻患儿排便次数增多,更需要精心护理臀部,每次便后都应该用湿纸巾擦拭肛门及臀部,然后再用清水进行清洗。
4、避免宝贝排便时间过久。
由于频繁腹泻,所有入厕时间增多,如果每次排便时间过长,容易发生脱肛,因此要尽量避免排便时间过久。
5、做好隔离防护。
细菌性痢疾隔离期一般为7天,最好把患儿放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与其他人进行隔离,做到餐具单独使用,并每天进行15分钟煮沸消毒,其他及生活用品如衣物,被褥,台子,椅子,便器也应与家人分开使用,也要勤消毒,家长准备一套专门护理患儿穿的衣服。
求医网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关于宝宝患上细菌性痢疾以后的护理注意事项的介绍,希望对您和您的家人都能够有所得帮助。
【参考文献《痢疾防治手册》《古今名医临证金鉴》】
2014-07-07 16: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