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脊柱结核的有效治疗用药

      脊柱结核对于我们很多患者来说都是比较痛苦的,我们都希望可以彻底的治愈该疾病,避免疾病的困扰,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关于脊柱结核疾病的治疗用药方法。


    脊柱结核的治疗

      脊柱结核的治疗方法

      (一)非手术治疗

      脊椎结核无手术指征的病人,应用合理的化疗方案治疗和局部制动。病人低热和脊背痛或生物力学不稳定者,应卧硬板床休息,Glisson布带牵引或Halo-vest背心适用于颈椎不稳定的病人。体表有脓肿环枢椎结核咽后壁脓肿较大影响呼吸或吞咽者,可行穿刺抽脓。

      头颅环-背心(Halo-Vest)的应用:Halo-Vest早在50年代为牵引装置应用颈椎疾病引起颈椎不稳定,较其他牵引装置如牵引钳或 Minerve石膏背心等传统的外固定方法,有较大的优越性。病人固定后,获得三维牢稳的固定。病人可以起坐、站立和行走,从而缩短病人卧床时间和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二)手术治疗

      按手术适应证,在全身结核中毒症状减轻后,择期施行病灶清除术。手术采用的途径,根据病情,客观条件和术者所熟悉的途径选取。胸椎结核一般采用胸膜外入路。年龄60岁以下,其心肺功能尚可,椎旁脓肿长、椎本破坏4~6个、死骨多,要准备椎前植骨者;或椎旁脓肿穿入胸腔或肺脏者可考虑经胸病灶清除。

      腰椎结核经腹膜外途径,脊椎多段(跳跃型)结核病灶清除的原则:

      ①优先处理可能引起截瘫的病灶;

      ②两段病灶严重性相近者,先处理上段,而后下段;

      ③先处理较重者,而轻者可能经非手术治愈;

      ④颈椎结核血供好,不手术可治愈。

      >>>>推荐阅读:并发截瘫脊柱结核饮食要注意要点

      脊椎结核并发窦道经非手术治疗3~6月未愈者,可手术治疗。脊椎结核手术后一般卧床休息6~8周,脊柱疼痛减轻,原有脓肿消失,体温趋于正常,血沉下降,脊柱结构稳定者,可锻炼起床。先自理生活琐事,随后逐渐加大活动量,并坚持化疗满疗程。[page]

      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和时机选择

      脊柱结核并非都需要外科治疗,其中相当多的患者在早期阶段,病变累及部位局限,骨破坏轻微,更无明显寒性脓肿出现,通常采用抗结核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目的在于清除病灶;防止或减轻脊柱病理性骨折、畸形;解除脊髓、马尾神经压迫;恢复和重建脊柱的生理功能。


    脊柱结核的治疗用药

      脊柱结核的手术适应证,必须全面考虑患者全身状况、病变程度,不可任意扩大手术指征,通常的适应证如下:

      (1)有明确结核病变部位和寒性脓肿;

      (2)病灶内有较大的死骨或空洞;

      (3)窦道形成并经久不愈;

      (4)出现神经功能损害,存在脊髓、马尾神经受压征象;

      (5)病变节段发生严重的脊柱后凸畸形。

      全身情况差,有明显贫血或低蛋白血症,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有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其他部位有活动性结核病灶者;对抗结核药产生耐药性,抗结核治疗无效者,应属于脊柱结核的手术禁忌证。在临床实际上,对某些病情较轻,药物治疗效果明显者,小儿患者以及全身情况较差、重要脏器疾患而手术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者,均宜非手术治疗。

      脊柱结核的手术时机,通常选择在寒性脓肿破溃之前手术;应在结核菌产生耐药性之前手术;在脊髓受压或在完全截瘫之前手术。一旦发生截瘫者应尽早施行手术。在抗结核药物的控制下,及时彻底地清除结核病灶、可以大大缩短疗程,预防畸形或截瘫的发生,可以显著提高脊柱结核的治愈率。脊柱融合术只能维持或重建脊柱稳定性,预防脊柱后凸畸形的发生或加重,而不能矫正脊柱畸形。为预防迟发性截瘫的发生,预防胸廓畸形,避免影响心肺功能,改善脊柱畸形程度,则需行脊柱畸形矫正术。如果后凸畸形病变已经稳定。外观畸形不明显,可不必矫正。脊柱畸形矫正手术可分为脊柱后路畸形矫正术、前路后凸畸形矫正术和前后联合入路后凸畸形矫正术。其中行前路后凸畸形矫正术时,必须附加内固定物支撑,否则单纯植骨块可能被脊柱的反弹力压入椎体或被吸收,导致矫形失败。

      >>>>相关阅读:脊柱结核该如何诊断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脊柱结核疾病的用药治疗的介绍,相信可以帮助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提醒大家要注意做好该疾病的预防护理,避免疾病的恶化。

    2013-10-28 16: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