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针灸治疗急性腹膜炎的具体做法

      急性腹膜炎是由细菌、消化液或血液等刺激所引起的腹膜急性炎症,其中以感染为主要原因。针灸治疗腹膜炎或许有点不可思议,但确实有不错的疗效。

      针灸治疗急性腹膜炎,除了传统的刺灸之法外,尚有电针、穴位注射等。80年代起,还将二氧化碳激光器或氦氖激光穴位照射应用于本症的治疗,亦获较好的效果。尽管针灸治疗急性腹膜炎的报道不够多,各地方法也不很一致,有待进一步验证和总结,但针灸的疗效是基本肯定的。已经证实,针灸对本病患者腹部脏器的功能障碍具有明显的调整作用,从而加速炎症的吸收和消散。

      (1)局限性腹膜炎

      主穴:天枢、阿是穴、阑尾穴、足三里。

      配穴:曲池、气海、地机、内关。

      每次取3~4个主穴,据症情酌取配穴。针法同上。气海、地机可作穴位注射。药物:苦木注射液(2ml~4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15ml,均分注入各穴,每日1次。亦可用二氧化碳激光器及氦氖激光器(扩束、原光束及单丝光纤传输激光)照射上穴,每次10分钟~20分钟,每日1~2次,10~12 次为一疗程。

      (2)弥漫性腹膜炎

      主穴:中脘、天枢、足三里。

      配穴:梁门、内关、胃俞、大肠俞、合谷、曲池。

      以主穴为主,如症情不能控制,酌配穴。取穴时病人一般取半卧位,进针深刺后大幅度捻转结合提插,施泻法,强刺激。持续运针l分钟~2分钟,留针30 分钟~1小时,每5分钟以上法运针1次。亦可于首次运针后接通G6805型电针仪,断续波,频率180次/分钟~240次/分钟。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准。针后以艾卷或温灸器作回旋灸,均于腹部主穴上,每次15分钟~20分钟。每日针2~3次,重者隔6小时l次。

      (3)其他措施

      1.针灸治疗同时,应积极配合其他中西医保守疗法。

      2.禁食、胃肠减压;输液以纠正脱水及酸硷失调。病人可采取半卧位,有利于使腹腔渗液集中到盆腔,以减轻中毒。

      3.针刺和其他保守疗法效果不明显时应争取手术治疗。

      应该指出,截止目前针灸是急性腹膜炎的主要辅助疗法,当然在疾病早期,症情不重时,也可在常规支持疗法的基础上单独应用。

    2013-10-17 17:01:30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