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转移癌的一般化验常表现为原发肿瘤的特点,如肝癌病人可有AFP升高,结直肠癌病人可有CEA升高,伴消化道出血时大便潜血为阳性,部分病例可有贫血。
1、细胞学检查。经腹腔穿刺抽吸腹水进行细胞学检查,其检查阳性率50%~80%,以下3点可以提高腹水癌细胞检出率:①多次反复查找;②抽取足量的腹水,至少500ml;③抽取腹水前让病人多次翻身,使沉淀的癌细胞更易抽出。
2、活检。腹膜镜直视下活组织病理检查是目前最准确的检查方法。活组织检查是诊断本病的最可靠方法。活组织标本可经腹腔穿刺、腹腔镜或剖腹探查获得。仅仅为取得活组织而进行的诊断性剖腹探查应用较少,而大多数活组织标本的取得是在治疗性手术中进行的。
明确诊断腹膜转移癌的有效方法
3、B超检查
(1)腹水:常见腹水和腹腔脏器粘连。声像显示腹腔内游离无回声区,肠管粘连成团附于后腹部。
(2)腹膜不规则增厚:声像图可见增厚的腹膜呈高回声的带状改变,形态常不规则。
(3)腹腔内肿瘤结节:腹腔内肿瘤结节常合并有腹水而显示清晰,多见于右侧腹壁及盆腔壁,也可位于上腹正中。结节与腹壁分界不清,向腹壁内突出。不合并腹水者可见实性、囊性或混合性肿块回声。部分肿瘤可见原发肿瘤声像表现及腹腔内肠系膜多个淋巴结肿大。
4、CT扫描。可示转移癌的部位、大小、性质及腹水等情况,在本病诊断中有较大的价值,可以定位,并了解肿块的数量、质地、血管供应,并有助于发现原发病灶。CT可为诊断腹膜转移癌的首选检查方法。
(1)腹水:为腹腔脏器间均匀水样密度影。少量腹水聚集在肝肾隐窝或肝外侧缘。大量腹水时,围绕整个腹腔脏器,并可进入小网膜囊内。
(2)腹膜不规则增厚:正常情况下,CT一般不显示前壁腹膜,后壁腹膜仅表现铅笔描绘样的细线状。但腹腔转移性肿瘤增厚的腹膜可呈宽带状、结节状或块状,以宽带状为多,其次为结节状,这可能与肿瘤细胞多数性种植后,生长融合过程有关。宽带状瘤灶可能是结节融合的表现。在部位上,以右侧腹壁多见,其次为左侧腹壁和前腹壁。
(3)腹腔内多囊或单囊性占位改变:表现为腹腔内多发或单发囊状改变,囊壁薄,囊内呈水样密度,有占位效应,这一点可与单纯性腹水鉴别。
(4)小肠系膜缘管壁增厚:表现为小肠管壁增厚,以系膜缘为著,累及部分或大部分肠管壁。
腹膜腔转移性肿瘤的诊断,需结合患者原发病史及典型的CT表现,并且要与腹膜腔结核和腹膜腔原发性肿瘤作鉴别,因为三者的CT征象有很大部分的重叠。
3.MRI 腹膜转移癌可以表现为沿肠系膜表面直接扩散、腹膜腔内种植、血行转移以及淋巴转移。增强加脂肪抑制可以显示块状的腹膜转移病灶明显强化,边界一般不光整。腹膜腔内种植转移病灶表现为多发散在分布的小结节强化灶。
5、X线检查。用于诊断腹膜转移癌,可进行胃肠道的钡餐和钡剂灌肠,部分病人可见到胃肠道受压和移位等间接征象,若为原发于胃肠道的肿瘤则可发现原发病变。选择性动脉造影有时可见到肿瘤的新生血管,但无诊断本病的特殊征象。B超对腹部检查常有阳性发现,可显示多个实质性肿块,偶有囊性变,同时可见腹水。必要时可在B超引导下行细针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及病理类型。
5、腹腔镜检查。对诊断不明的腹部肿块伴有明显的腹水患者,可用腹腔镜进行检查,吸去腹水后常见到壁层和脏腹膜有多个肿块或结节,借助腹腔镜行结节或肿块活检,是明确诊断腹膜转移癌的非常的有效方法。
2013-10-17 15: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