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肛管癌疾病的诊断鉴别方法

      病理

      肛管癌在早期可表现为扁平的疣状隆起或溃疡,以后其边缘部可硬变且与深部组织相固定。慢性肛瘘恶变者在瘘管区可有硬结、肿块形成,或有新生物从瘘管口长出。黑素瘤多数呈棕黑、紫黑或深黑色,色素较少时可呈浅灰色。约1/3病例的病灶肉眼无色素可见,但病理切片中可见色素,亦有少数仍不见色素,则称无色素性黑素瘤。


    肛管癌

      病理生理

      齿上缘以上的肛管恶性肿瘤可循淋巴道向上转移至痔上或肠系膜下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肛管远端部分的恶性肛管肿瘤则可引流至两侧腹服沟淋巴结。目前肛管癌与肛管黑素瘤病人在作出临床诊断时,其中约30%-40%已有淋巴结转移。肛管癌血道转移的机会在8%以下,但黑素瘤病人中约10%-15%在确定诊断时已有血道播散,甚至有时原发病灶甚小,但已有广泛血道转移。已有癌细胞转移的淋巴结多数在1年内可发现异常肿大,少数病例可随访2-3年才出现淋巴结肿大。

      体征

      肛管恶件肿瘤常见的症状为便血,初起可为间歇性出血,常被误为内痔出血。肛门痛也十分常见,排便时加重,便后可持续数小时,常被误为肛裂。此外亦可有肛门痒,粘性分泌物、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肿瘤侵犯肛门括约肌时可引起大便失禁;侵犯阴道后壁时可引起直肠-阴道瘘。

      肛管癌在早期可表现为扁平的疣状隆起或溃疡,以后其边缘部可硬变且与深部组织相固定。慢性肛瘘恶变者在瘘管区可有硬结、肿块形成,或有新生物从瘘管口长出。黑素瘤多数呈棕黑、紫黑或深黑色,色素较少时可呈浅灰色。

    2013-10-17 10:16:51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