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青少年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

      小辉今年15岁,反复四肢关节肿痛4年,HLA-B27(+);骶髂CT示:双侧骶髂关节符合强直性脊柱炎征象。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和免疫制剂进行治疗。

      小辉服药后病情有所改善,近半年来又出现双侧腹股沟区及右踝外侧疼痛、肿胀,双足酸痛,活动受限,时有午后低热,纳可,寐安,二便调;舌边尖红,苔中根白腻,脉滑数偏浮。ESR104mm/h,RF17.9,HSCRP136.85mg/L。辨证:湿热痹阻筋脉,治疗宜清热除湿通络。

      开方药:汉防已、川萆薢、赤小豆、连翘、黄柏、茯苓、赤芍药、蚕砂、滑石、桂枝、知母、生石膏(先煎)。服药1周后复诊:仍有低热、关节酸痛;续原方加减治疗2周后,关节疼痛减轻,改用四妙勇安汤加减:金银花、玄参、当归、生甘草、葛根、白芍药、山慈菇、薏苡仁、青蒿、生地黄、茯苓、竹叶、佛手、赤芍药、炒白术。

      上方加减治疗3个月后,小辉午后低热消失,无明显关节酸痛,复查ESR4mm/h,给予补肾疏督汤加减:葛根、白芍药、狗脊、枸杞子、威灵仙、生甘草、山慈菇、薏苡仁、生黄芪。制成水丸,每次6g,每日3次,长期服用,病情稳定。

      中医推崇的是辨证施治的原则,所以各患者应根据自己的所属病症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具体内容如下:

      寒湿痹阻证以腰骶冷痛,沉重,恶风寒,舌淡苔白,脉弦紧为主证,治宜散寒除湿,通络止痛。

      湿热痹阻证以腰骶疼痛,伴发热,膝,踝等外周关节肿痛,或见目赤肿痛,口渴,舌红苔黄厚或腻,脉滑数为主证,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相关阅读:脊柱结核的专业治疗导航地图

      肾气亏虚证以腰部酸痛,足跟痛为主证,偏阴虚者多伴口干,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沉细;偏阳虚者伴精神疲惫,肢冷畏寒,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治宜补肾为主。

    2013-09-03 10: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