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信息:王某,男,66岁。
王某先后经过了脾切除手术、胆囊切除手术、胃大部分切除手术等几大手术,同时还患有冠心病、支气管扩张、肝硬化、脑动脉硬化、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入冬后,一场寒流让王某的慢性支气管炎发作,导致咳嗽加重,并出现咯吐白黏痰,痰量多,伴流清涕,恶风寒,纳差等症状。经查其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结代。中医诊断为咳嗽/久咳,即西医所讲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
医生考虑王某年老体虚,正气亏虚,感受外邪才导致致肺卫失宣,气道不畅,肺窍不利,进而导致咳嗽咳痰,恶风流涕;再加上他平常就脾胃虚弱,感染风寒,因而导致胃失和降,食欲减退;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导致脉结代。
医生从疏风、清热、宣肺,兼补益正气的原则入手,以银翘散加减。
药物组成:炙白前,金银花,连翘,柴胡,橘红,杏仁,防风,党参,麦冬,丹参,款冬花,甘草。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
服药之后,王某的诸症均有所减轻,但仍有白痰,疲乏无力等症。经查其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滑,属表邪渐去,痰浊尚留,肺气不利之症,医生将原方中的解表疏风之品去掉,加重化痰止咳之力,嘱咐王某再进7剂。
再次复诊时,王某的咳嗽症状已经消失,仍有少量白痰,且疲乏无力。医生根据其症状及身体情况,改为口服中成药进行巩固治疗。
在哪些条件下,容易患慢性支气管炎呢?
营养条件
营养条件差,蛋白质(肉、蛋、鱼、豆制品)摄入不足,使血液中的蛋白质(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含量低,结果造成抵抗微生物的抗体形成少,对微生物的抵抗能力低。也就是说免疫力会降低,容易得慢性支气管炎。
缺乏维生素,特别是缺乏维生素A及维生素D,使呼吸道抵抗力低,也容易患支气管炎。 所以,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发展中国家可能比发达国家高,这是由于穷国人民营养条件不如富国人民的缘故。
>>>>推荐阅读:呼吸系统感染的治疗导航地图
居住条件
住房拥挤,冬天取暖条件差,开窗通风少的居民,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可能较高。因为如果同一房间内的一个人患了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这个人在咳嗽时,致病的微生物可能通过飞沫污染空气,传染给周围的人。这是居室拥挤、开窗通气较少的居民易患慢性支气管炎的原因。
2013-08-22 11: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