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苯丙酮尿症的表现与日常护理要点

      苯丙酮尿症是先天性的遗传代谢病,对于患者及患者的家人都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负担,在生活中对于患者的日常护理也要注意,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关于苯丙酮尿症的症状表现及日常护理要点。

      苯丙氨酸(PA)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正常小儿每日需要的摄入量约为200-500mg,其中1/3供合成蛋白,2/3则通过肝细胞中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的转化为酪氨酸,以合成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和黑色素等。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的过程中,除需PAH外,还必须有四氢生物蝶呤(BH4)作为辅酶参与。人体内的BH4是由鸟苷三磷酸(GTP),经过鸟苷三磷酸环化水合酶(GTP—CH)、6—丙酮酸四氢蝶呤合成酶(6—PTS)和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DHPR)等一系列酶的催化而合成,PAH、GTP—CH、DHPR三种酶的编码基因分别定位于12q24.1、14q11,4p15.1—p16.1;而对6—PTS编码基因的研究尚在进行中,上述任一编码基因的突变都有可能造成相关酶的活性缺陷,致使苯氨酸发生异常累积。

      苯丙酮尿症的症状表现

      患儿在新生儿期和婴儿早期多无任何异常,症状随生长发育逐渐出现,并且多为不可逆转的脑损伤。通常在3-6个月时始初现症状。1岁时症状明显。

      患儿主要表现为智力障碍、毛发变黄、皮肤色白及四肢短小,同时身上有一种特殊的霉臭气,尿有一种鼠臭味,有时有癫痫发作。

      (1)出现喂养困难、呕吐、表情呆滞、烦躁不安和易激惹等症状,

      (2)头围较小,在出生时头发尚黑,生后数月因黑色素合成不足,头发由黑色逐渐变为棕色或黄色,虹膜颜色变浅;

      (3)皮肤逐渐变白,多数患儿面部长出湿疹样皮疹;

      (4)尿及汗液有特殊的霉味或鼠尿样臭味;

      (5)生后3个月表现生长发育落后和智力低下,逐渐加重,半数以上病例IQ<35,仅5%患儿IQ>68。年长儿约60%有严重的智能障碍。

      (6)2/3患儿有轻微的神经系统体征,如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小头畸形等,严重者可有脑性瘫痪。约1/4患儿有癫痫发作,常在18个月以前出现,可表现为婴儿痉挛性发作、点头样发作或其他形式。

      (7)大多数有烦躁,抑郁等精神症状,情绪不安、精神紧张、兴奋、易激惹、呈痴呆样面容。可出现一些行为、性格的异常,如忧郁、多动、自卑、孤僻等。

      >>>>推荐阅读:小儿遗传代谢病的病因是什么[page]

      为什么苯丙酮尿症患儿不能吃普通食物,而只能吃特殊饮食?

      食用各种各样普通食物对正常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必须的,也是一种享受,但由于普通食物含有较高的苯丙氨酸,所以苯丙氨酸羟化酶有缺陷的患儿是不能正常代谢它们,如果吃这些食物就会导致患儿智力发育落后,因此他们只能吃特殊配制的不含或少含苯丙氨酸的饮食才可以健康成长。

      苯丙酮尿症患儿怎样进行食物选择?

      目前市面上有国产和进口的无苯丙氨酸或低苯丙氨酸的配方粉(俗称特殊奶粉),还有无苯丙氨酸或低苯丙氨酸的米、面、面条、饼干可供家长选择。天然食物中母乳是最好的低苯丙氨酸食品;蔬菜、水果、瓜类、糖类、脂类等,是可以自由食用的食品;乳类、豆类、谷类等,含有一定量的苯丙氨酸,是需控制摄入的食品;肉类、鱼类、蛋类这些优质蛋白质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食用;海鲜类、乳酪、内脏等,含有较高的苯丙氨酸,通常是不要选用的食品。

      苯丙酮尿症治疗中家长要注意什么?

      家长要做到:配合医生,坚持治疗,定期复查,切勿中断,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只有规范正确的治疗,科学合理的饮食,稳定的血苯丙氨酸浓度,苯丙酮尿症患儿才可能与同龄儿童一样健康成长。

      苯丙酮尿症患儿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苯丙酮尿症饮食控制越早越好。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至少持续到青春发育成熟期,提倡终身治疗。青春发育成熟期后如果随意进食,高浓度的苯丙氨酸仍然会对精神情绪有一定影响。

      >>>>相关阅读:谈小儿遗传代谢病的治疗

    2013-08-14 17:09:09

小儿遗传代谢病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