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P综合征以溶血(hemolysis,H)、肝酶升高(elevated liver enzymes,EL)和血小板减少(low platelets,LP)为特点,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多数发生在产前。可分为完全性和部分性。其临床表现多样,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乏力、右上腹疼痛及恶心呕吐,体重骤增,脉压增宽,但少数患者高血压、蛋白尿临床表现不典型。那么就由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下hellp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hellp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
hellp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通过解痉、降压、镇静、扩容和利尿等措施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展,减轻血管痉挛和内皮细胞损伤,有利于缓解HELLP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应积极防治心衰、肺水肿、胎盘早剥及肾衰等严重并发症。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降低血管通透性,保护细胞溶酶体,减少血小板在脾内、组织内皮系统的破坏,且糖皮质激素有通过胎盘促进胎儿肺成熟的作用。有研究认为,糖皮质激素能降低肝酶,使产后发生的HELLP综合征病程缩短,加速康复;
Isler等研究发现,地塞米松在降低平均动脉压、增加患者尿量、减少使用紧急降压药等方面较倍他米松更具优越性;Mecacci报道用地塞米松和肝素对HELLP综合征进行分组治疗对比,结果地塞米松组在提高血小板计数、降低LDH值和DIC发生率上明显优于肝素(P<0.05)。因此,一般在诊断明确后经静脉给地塞米松10 mg,12 h重复,总量可用至20~30 mg,产后维持使用地塞米松,直至病情稳定再逐渐减量。
虽然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并不能减少母婴病死率和发病率,不能改善HELLP综合征的预后,也不能预防产后实验室指标的进一步恶化,但产后酌情应用可使这些指标迅速改善。
控制出血、纠正贫血、增加血容量
有资料提示,38%~93%的HELLP综合征的患者接受血液制品的治疗。
(1)输新鲜血:从理论上讲,已发展为微血管病性溶血阶段,输血后红细胞继续破坏,但在失血多时新鲜血既可补充血容量又可补充凝血因子,还是必要的;
(2)输成分血: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或血小板计数<50×109/L行剖宫产术时,需输注血小板,以减少分娩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自发性出血,但预防性输注血小板并不能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也不能使血小板计数迅速回升,因血小板寿命短,输入后很快破坏,反可促使血栓形成;
hellp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二)
hellp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3)低分子右旋糖酐:输入后胶体液覆盖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血小板凝集并可扩容;
(4)新鲜冷冻血浆:其中含有凝血因子,特别是抗凝血酶Ⅲ含量多,对解除血小板凝集,减少凝血因子消耗有效,是治疗HELLP综合征的主要措施。
抗血栓素解除和血小板凝集的药物
(1)阿司匹林:小剂量阿司匹林50~80 mg可防止出血时间延长,抑制血栓素的形成。
(2)潘生丁:有抑制血小板凝集血栓形成的作用,但需与阿司匹林合用。
(3)氨茶碱:其通过细胞内环磷酸腺苷的含量,扩张血管并可加强前列环素(PGI2)抑制血小板的作用。
(4)前列环素(PGI2):可望成为最有效的治疗HELLP综合征的药物,对产后血小板持续减少而其他治疗无效者,有一定临床效果,国外已使用。
(5)血浆置换疗法能清除患者体内致病因子,补充某些血浆因子,减少血小板凝集,并促进血管内皮恢复,从而使病情得到缓解,对产后72 h病情无缓解,甚至恶化或者伴多脏器功能衰竭者用该疗法后,均有一定效果。
终止妊娠时机与分娩方式 大多数学者认为,及时诊断与治疗HELLP综合征直接关系到母儿的结局,HELLP综合征的病情发展是进行性的,所以一旦确诊,特别是当胎儿窘迫、病情恶化、可疑DIC时,应尽快结束分娩。
但最新的观点认为对于孕周<32周而病情相对稳定者,应对症处理、延长孕周,在期待治疗4日内终止妊娠;有学者认为保守治疗有利于胎儿成熟,且保守治疗并不增加病死率,治疗方案应根据孕周及母儿的状况来确定。一般孕周达32~34周即可终止妊娠,分娩方式依产科因素而定,HELLP综合征不是剖宫产的指征。
一些医生主张:Ⅰ类HELLP综合征,建议立即行剖宫产术;Ⅱ类HELLP综合征,如孕期已超过 34周,也建议立即施剖宫产术;未达34周者,则先予保守处理和严密观察,如病情不能迅速稳定,则有必要终止妊娠;Ⅲ类HELLP综合征则可选择择期剖宫产,或允许妊娠到足月行阴道产,但必须进行严密的监护。因血小板少,有局部出血的危险,剖宫产宜选择全身麻醉,阴道分娩采用局部浸润麻醉。
2013-06-19 11: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