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寿命与老年分期
一,人的寿命
寿命,人的整个生存期,出生、生长、发育、成熟、老化、死亡。《内经 摄生篇》: “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彭祖活了800岁, 西方圣经故事中人物大多超过800岁。 “人的预期寿命可以超过100岁— 200岁。”(前苏联《化学与生活》月刊1986年第三期)
长寿老人玩电脑
世界五大长寿地区证实:
1,有利健康长寿的生存环境是人迹稀少的山区和无工业污染的滨海地区。
2.社会环境 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道德、卫生、人际关系的社会环境,影响人的心理、生理活动。良好的环境,物质、精神生活提供享受人生,延年益寿。
3.遗传因素 目前为止,发现遗传性疾病大约3000种,占一般疾病的20﹪,影响人类寿命的遗传因素占15﹪。 长寿的家庭,后代平均寿命都比较长。 社会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遗传学因
4.心理因素 心身疾病----身心疾病
1) 心理缺陷引发心身疾病: 高血压、失眠、消化道溃疡, 心理创伤导致疾病和疾病加重; 中风、晕厥、恶性肿瘤
2) 疾病导致心理障碍: 心因性反应症、抑郁症
5.生活方式因素 (生活方式文化经济 社会风俗)
住宅环境, 家庭结构 家庭生活习惯 饮食嗜好烟酒 睡眠时间 夫妻婚姻、 性爱
6.性别因素
女性寿命比男性长。
主要原因:
男性: 工作繁重体力消耗大 不良嗜好 ( 如烟酒 ) 只有一个X染色体 (携带疾病遗传基因 意外伤害多 血管活性反应敏感最早(心血管病) 男儿有泪不轻弹 女性 新陈代谢率比男性低 携带二个X基因 每月例假,有自我调整功能 遇意外比男性适宜性强(如失水、失血) 多哭 ---- 排出有害物质 新陈代谢率比男性低
二 ,现代人的寿命
利用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准的提高、健康意识和保健手段,人类的寿命日趋延长 当今世界长寿国家瑞典1985年平均寿命; 男性73.8岁 女性80.8岁 日本 1985年平均寿命 男性74.8岁 女性80.7岁 1970年百岁以上老人310人。 我国人口寿命情况:1982年我国河南省人口普查表明:百岁以上的老人共有355人。1949年前 平均寿命30岁1981年平均寿命 男性66.43岁 女性69.31岁 2000年 平均寿命70 1982年 百岁以上老人3851人。
事实证明:人的正常寿命可以超过100岁。 因此,人类生存与寿命极限相距甚远。
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涵义: 每个人可以由六个方面来衡量
1 ) 时序年龄: (日历年龄) 人的整个生存期,出生、生长、发育、成熟、老化、死亡。
[page]
2 ) 生物学年龄: 以机体的机能改变为标准,如: 活力减退、生物效率减低、对环境和应激反应的能力减低,所涉及因素不限于时间,还受各种应激、精神、身体疾病影响。 有的百岁寿星目明耳聪,身体健壮,其生物学年龄只相当于七、八十岁。有的人刚过不惑之年,已经出现衰老,生物学年龄大于实际年龄。 生物学年龄更客观地反映出人的健康水准。 生物学年龄是以人的肌肉强度、肺活量、心脑功能、肝肾功能、新陈代谢等健康水平来综合判断。
长寿老人熟用现代科技产品
3 ) 生理学年龄: 把人比喻成一部机器, 躯体脏腑器官尤如机器的零部件,使用时间的增加, 保养不得当, 磨损加快, 生理功能的强弱。 每个人差异很大----- 有的人未老先衰,有的人即使古稀之年, 体质强健,精力充沛。
4 ) 外貌年龄:决定于先天禀赋, 后天条件, 如 生活质量、 营养状况、 从事职业、 文化素养 以及衣着装束。
5 ) 心理年龄:心理素质 文化修养 人生观 健康状况 对生活的满足、充实、幸福感
6 ) 社会学年龄:每个人生活经历不同,阅历、所受教育、文化知识、社会交往的广泛程度、掌握的知识技能积累、
三处事行为方式有关系。
有的人年龄不大,但知识渊博,才华横溢,思想深刻,足智多谋 ----- 呈现社会学年龄较高。 社会学年龄随着年龄增长
但是,有的老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或心态行为幼稚,处事常勃社会公众认可的常理, 呈现“不成熟”的社会学年龄。 衰老包括生理衰老和心理衰老的问题 生物学的研究着重防治生理衰老的问题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研究表明:
心理衰老是促进生理衰老的重要因素,面对老年人可能出现的心理衰老,及时采取对策。
女作家谌容小说《减去十年》:幽默的要步入老年的人们,让我们每人自己减去十年的心态面对人生。 心理学研究证明:
设定参照物评价标准,与人的快乐与否有关。 误区: 与少年、年轻人比较 — 记亿差、迟钝、精力减退
心理衰老
与在职、富裕的人比较 — 无能无用 生物学年龄生理老化无法改变, 注重精神保健,延缓生理老化; 增长社会阅历知识, 接受新知识, 调整日常精神情志的平衡, 从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健康的精神面貌,有益于延年。
四 ,老年期的划分:
《黄帝内经》、中国传统 对不同年龄段的称呼:耳顺、还历、花甲 -- 60岁 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古稀 -- 70岁 中寿、朝枚、上寿、耄耋之年 -- 80、90岁 白寿(借指一百少一) -- 99岁 期颐之年 --100岁 茶寿(茶字上面为20、加88) --108岁
2013-06-14 17: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