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中医古籍

中暑中医古籍

回答: 1次
2025-07-19
病情描述:

请问中暑中医古籍...

医生回答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病情分析:

    中暑,古时候叫“暑风”或“热中”。中医古籍里提到,夏天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容易伤津耗气。如果不注意防暑降温,就会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

    《黄帝内经》里说:“暑则伤气。”意思是夏天热气太重,会损伤人体的正气。清代的《温病条辨》也讲到,暑邪最容易夹湿,让人身体沉重、胸闷、食欲差。

    古人认为,中暑是因为外感暑热之邪,加上体内湿气重,导致阴阳失调。治疗上多用清热解暑、芳香化湿的方法。比如用藿香正气水、十滴水这类药方来缓解症状。

    平时预防中暑也很重要。要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饮食上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绿豆汤、冬瓜汤,帮助清热解毒。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室内通风,穿宽松透气的衣服。

    中医强调顺应自然,夏天要养心、防暑、护阳,不能贪凉过度,也不能过度劳累。这样才能安然度夏。

    2025-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