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哮喘防治的新模式?
北京京华友好医院 2012-03-27
现代观察认为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哮喘,而不仅仅是控制哮喘的急性发作。但长期以来许多人往往只注意哮喘急性发作或症状加重时的就诊及治疗,但对于急性发作过后的密切观察病情及适当合理的长期用药未予以足够重视。有的人千方百计想寻找一种能起治疗作用的药物或方法,结果却往往令人失望。确实,在当前还没有彻底治疗哮喘的措施之前,有效控制哮喘的途径,是建立在医务人员与哮喘病人及其家属的密切配合、合理与正确使用药物及各种康复治疗措施的基础之上。
国内、外已建立了一些以社区或医院为中心的哮喘俱乐部、哮喘之家、哮喘协会、哮喘学校等组织,以密切医生与病人、病人与病人之间的联系与沟通。通过科普讲座,阅读科普资料,咨询及经验交流等形式,达到介绍哮喘防治常识与正确引导病人的作用,例如指导病人写“哮喘日记”,按时记录自己的主观症状及用药情况,并采用简单的测试仪“峰流速仪”每天自己测定及记录**呼气流速,作为判断与发现早期病变的客观指标,即当**呼气流速出现早晚明显波动或进行性下降趋势时,即使病人自我无任何主观不适感觉,仍意味着病情加重,需要及时调整所用药物。通过上述活动,亦可以指导病人正确使用各种治疗方法,因人而异地制定与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有关的各项保健措施。只有在医务人员与病人家属的密切配合,并且在充分了解与接受各项综合性防治措施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限度地取得防治哮喘的满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