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结核团块与Ⅰ期尘肺大阴影的鉴别
北京京华友好医院 2012-03-25
尘肺结核团块与Ⅰ期尘肺大阴影的鉴别:单纯尘肺其矽肺融合团块或大块纤维化,多是在矽结节密集的基础上缓慢形成的,部分病例亦可在很少或没有矽结节的区域发生,即所谓不典型团块。在胸部X线胸片上的影像,是病理基础的客观反映,矽结节融合灶或大块纤维团块的质地致密,体积较大,因此,较其他尘肺更能真实地表达,但其病理基础复杂,致使X线所见呈多样化。典型病例在其融合早期,于两肺上中野外带,在矽结节密集的基础上,出现片状阴影,密度淡薄,边缘模糊,沿胸廓长径发展,基本上与肋骨垂直,但不受叶间裂隙限制。在融合早期的片状阴影内部,矽结节大小、形状、轮廓、分布等均淸晰可辨。在发展过程中伴矽肺融合灶的增大,密度增高,结节的轮廓逐渐模糊,分辨不清,显示均匀一致的密度。及至晚期,若矽结节发生钙化,则又可在融合团块中认出。典型病例的团块位置多在两肺上、中肺野外带,左右对称,呈八字形。在病变过程中,密度增高,团块周围出现代偿性肺气肿,肺大疱,肿块形状逐渐缩小,轮廓逐渐清晰,并向纵隔下方及肺门方向聚拢,呈向心收缩征象。同时伴有形状改变,长径变短,宽径不变或增加。八字形改变形成左右对称的肾形、类阏形、圆形,或呈典型双眼征。不典型团块可仅见于一侧,而且不 一定是肺上野,两侧任何部位均可发生;有的首见于中上野外带一侧,呈现密度淡薄的片状阴影,表现所谓发白区;有的表现斑片状、片状不整形阴影,可为浸润性改变逐渐扩大、融合、致密;有的可能细长、致密沿胸侧壁或肺外带向下延伸如发辫。有的开始单发,呈圆形或类圆形,不规则地向团块四周延伸形成伪足征,它易与肺癌周边毛刺征混淆;有的团块为多发,大小不等,两肺散在,常以两肺中、下肺野多见,有的密度不均,因缺血坏死而形成空间,有的胸膜肥厚粘连可不出现灶周气肿。
尘肺结核团块的X线特征是密度不均,无灶周气肿,边缘模糊,多可按肺段、肺叶分布,团块可单发,不一定在肺上野,在X线显示多发者,病变可相当广泛,可布满-侧或两侧肺野,不对称,肿块阴影多不规则,巨大者可占一个肺大叶,但无向心性收缩,而可见肺门引流征象;团块内易于液化出现空洞,呈偏心性或蜂窝状,多发,空洞、团块周边常见条索状阴影,可有渗出、干酪样变、钙化与卫星灶,气管与纵隔向一侧移位,肺门上提,团块相对应的胸膜粘连增厚明显。单纯尘肺团块的患者症状较尘肺结核团块患者少而轻,且结核相关检查为阴性。当鉴别困难时,CT检査具有鉴别价值。为了简便起见,现将Ⅲ期单纯 矽肺团块与矽肺结核团块的X线所见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