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递质受体与哮喘
北京京华友好医院 2012-03-23
神经递质受体与哮喘
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在肺功能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气道和气管平滑肌的张力;腺粘液的分泌,离子通道气道内皮细胞的运输,肥大细胞介质的释放,以及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和分泌等,无不受该二神经系统的调控。当然,这种调控作用是通过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而实现的。
肺中交感神经末梢所释放的递质一去甲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髄质产生和分泌的,经淋巴和血循环运送到肺的儿茶酚胺类物质,通过受体的介导,方能产生最终的生物效应。而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一一乙酰胆硷,也必须同其特异受体介导才能发挥作用。
利用标记配基作放射性结合分析,结合生化药理学特性,证实在绝大多数哺乳动物肺组织中的肾上腺素能受体。这些受体在气道中的分布表现为种属差异。
早期的研究,多注意受体数量的变化。所得结果也多表明肺组织或外周血液淋巴细胞中受体减少,并以此为根据 提出了“受体阻断学说”。1979年等报道,79例因恶性肿瘤而行肺切除术的病人的呼吸道状态分为三大类:无梗阻、不可逆性梗阻和可逆性梗阻。并分别检测了这些病人肺组织,外周血液淋巴细胞以及失敏的淋巴细胞等对标记受体配基和标记2受体配基的结合情况。发现无梗阻、不可逆性梗阻两组病人上述三类细胞都表现较高的比值,而以哮喘为主的组却要低得多。受体所介导的对气道平滑肌张力的调节而言,在它们被激活后,通过各自的信号转导系 统,最终分别导致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显然,为了保证气道平滑肌的正常张力,这两种受体在数量上必须以适当的比例存在,在功能上亦应保持正常的亲和力,两者相互制约,彼此依存,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不言而喻,任何因素如果破坏了这种平衡,将导致疾病的发生或促进疾病的发展。
由此可见,哮喘时受体之间的正常平衡遭到了破坏。 这种受体失衡对气道功能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仅就平滑肌张力而言,由于介导其收缩效应的。显然,气道中这两种受体的失衡,应当在哮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