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临床输血新趋势—自体输血

赣州市人民医院   2013-02-19

  输血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已有百年历史,它在抢救急、重、危患者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挽救了许多生命垂危患者的生命。输血是一把双刃剑,如能正确使用,输血可以挽救生命,应用不恰当则可威胁生命安全并有传播疾病的风险。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基础医学研究不断深入,输血医学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国自1998年10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来,采供血工作已步入法制化的轨道,血液质量和输血技术水平均得到了明显提高。但这并不能保障临床输血的绝对安全:

  1.输血不良反应。临床输血会带来众多的不良反应,如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反应、循环超负荷及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2.输血传播疾病。2002年7月WHO国家血液项目备忘录指出,在全世界范围内,HIV(艾滋病)感染者中经输注HIV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占5℅-10℅,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所占比例更高。细菌、病毒、寄生虫、螺旋体均可经输血传播,其中病毒对受血者威胁更大,特别是输血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这是因为:(1)现有的血液筛查技术存在局限性, “窗口期”一时难以解决;(2)病原体的变异株不断涌现;(3)存在一些尚未发现的新的输血传播病原体;(4)血液常规筛查项目的覆盖面有限。

  那有没有一种输血技术既可达到输血治疗的目的,又可避免上述诸多不良因素呢?有,那就是“自体输血”。自体输血有三种:贮存式自体输血、稀释式自体输血及回收式自体输血。自体输血除可避免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传播的疾病外,还可以避免输血复杂流程中的差错事故,节约珍贵的血液资源,刺激患者骨髓造血及节省患者住院费用等优点。自体输血在国外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澳大利亚的手术患者80℅采用自体输血,日本也已达到60℅。我国自体输血技术开展较晚,近几年发展相当迅速,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的医院已广泛开展该项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赣州市人民医院输血科自2006年开展贮存式及稀释式自体输血以来,以其简便、安全、经济的优点,受到临床医生及患者的广泛好评。

资讯推荐

临床输血新趋势—自体输血

  输血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已有百年历史,它在抢救急、重、危患者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挽救了许多生命...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胸外科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它可以直接观察大气道的情况,可以获取气管及肺实质的组织标本明确...

我院举办国家基金项目申报...

  为了促进医院学科发展,鼓励和支持广大医务人员积极参与科技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引进工作,有效进行科研立项申报,...

我院举行2012年重阳节...

  10月23日上午,我院年重阳节庆祝活动在家属区篮球场隆重举行。党委书记、院长刘亮率在家的院领导班子成员出席...

我院PACS系统运行平稳

  在信息科与影像科室的通力协作下,我院PACS系统在经历半年的试运行后,已进入平稳运行阶段,该系统的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