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看痛风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2012-11-19
在医院里,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病人,夜间突然出现足痛而惊醒,像刀割一样,关节周围及软组织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不能忍受被单盖在上面或周围震动。这是一种常见病——痛风急性发作。
其实,自上有人类出现,就有痛风存在。由于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帝王将相均患有痛风,故痛风又称为“帝王病”,别名“王侯贵族病”。在我国,痛风以往比较少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发病率也有显著的增高。
痛风正如其名,就好像只要风一吹就会感觉疼一样;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它也正如风吹一般,来得快,去得也快,因此被称为痛风。
痛风发生有出处 代谢紊乱是诱因
人体内有一种叫嘌呤的物质,当它的代谢发生紊乱后就会引起痛风。嘌呤经过一系列代谢变化,最终形成的产物就是尿酸。体内血尿酸水平增高到一定水平,超过了血液所能溶解程度,则会发生结晶而沉积于关节,而导致关节发生局部炎症,产生红、肿、热、痛表现。通常,该病易发生在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常易发生在肢体远端的关节处,如足趾关节、踝关节、手指关节等。
反复发作危害大 沉积成石惹人烦
痛风石:痛风反复发作可以形成痛风石,痛风石最典型的沉积部位是耳轮、脚趾、指间和掌指等处,可因尿酸盐沉积增多而增大。关节会因痛风石增大,关节结构及软组织破坏,纤维组织及骨质增生而导致畸形和活动受限。痛风石上的皮肤多紧绷光亮而菲薄,可形成溃疡且有类似于白垩或面糊样的白色物质挤出,所形成的溃疡不易愈合,但继发感染少见,有效治疗可改变本病的自然发展规律,早期如能防治得当,病者可没有以上表现。
肾结石:痛风患者肾尿酸结石的发病率为10%-25%,临床表现为肾绞痛和血尿。长期慢性尿路感染,随治疗时轻时重。部分患者有排砂和关节痛,或炎症史。
肾病变:为尿酸盐在肾间质组织沉淀所致,病情为慢性经过,病者会有间歇性蛋白尿、高血压、尿素氮升高。晚期可发展为肾功能不全。
痛风诱因须重视 生活方式要改善
肥胖:饮食条件优越者易患此病。有资料统计痛风患者的平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7.8%,并且人体表面积越大,血清尿酸水平越高。肥胖者减轻体重后,血尿酸水平可以下降。
高血脂:大约75%-84%的痛风患者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少数患者有高胆固醇血症。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约有0.1%-0.9%伴有痛风,伴高尿酸血症者则占2%-50%。
高血压:痛风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2%-20%,大约25%-50%的痛风患者伴有高血压。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血尿酸增高者约占58%。
动脉硬化: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本身就与动脉硬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饮酒:由于酒能加快嘌呤的代谢,长期大量饮酒可刺激嘌呤增加,导致血尿酸增高和血乳酸增高,从而诱发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
防治关键在日常 治疗及时专业化
一旦确诊是痛风,病人可抬高患病关节,减少关节活动,必要时卧床休息;不能对局部关节处进行热敷或冷敷,也不能进行局部按摩、理疗,更不能贴覆膏药,有可能导致局部皮肤破溃糜烂,加重病情。应多饮白开水,每日应喝水~毫升,以促进尿酸排除。少吃盐,每天应限制在2克至5克以内。禁酒,因为酒精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可诱发痛风。禁食内脏、骨髓、海味、发酵食物、豆类等食品。多吃碱性食物,如水果、蔬菜等。
当然,治疗痛风最关键而有效的手段应当是药物治疗。通常首选秋水仙碱,如对该药过敏或有其他禁忌,则也可选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如消炎痛(吲哚)、布洛芬等。若加用碳酸氢钠,则能够更快地缓解疼痛症状。药物治疗应在专业医院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切不能自行盲目使用。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于痛风是血尿酸增高到一定程度后发生的并发症,因此,即使关节疼痛好转,也并不表示痛风已经治愈。此时,病人还应积极治疗,把血尿酸控制在适当水平,可口服别嘌呤醇或痛风利仙片,定期复查血尿酸,避免痛风再次急性发作,避免关节破坏和肾功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