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

福鼎市医院   2012-11-09

成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能够强化康复,减少并发症和致残率,缩短住院日和减少住院费,同时使患者和家属了解骨科疾病的特点,掌握功能锻炼的正确方法和卫生保健知识,加强了医患关系、护患关系,使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和康复护士,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又密切了医患关系和护患关系,使患者和家属对医护团队的信任度提高。骨折患者经过长期的治疗,往往对于功能锻炼思想负担过重,害怕过早活动会影响骨折愈合或已经愈合的骨折再次折断,面对患者的疑惑,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和康复护士要配合骨科医师做好解释工作,讲清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和不锻炼的危害性,使其打消顾虑,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对不同年龄、文化层次、家庭状况与患者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痛楚,通过适当的专科指导,如骨科疾病的常识及复位前后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功能锻炼等,协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康复的方法,从而达到患者较快恢复的目的。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不仅节约人力资源,还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1)预防发生压疮。除进行常规皮肤康复护理外,实施压疮预防流程,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宣教,介绍压疮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还教会家属对患者皮肤异常的观察,保持皮肤清洁,增强预防为主的意识。(2)预防肺部感染。教会患者有效的咳嗽、排痰,防止坠积性肺炎。(3)预防泌尿系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并保持外阴清洁。(4)预防便秘。指导患者克服排便姿势改变的羞怯,合理饮食、按摩疗法。(5)保持肢体功能康复。指导患者如何保持功能位,知道其被动和主动运动,防止关节痉挛和肌肉萎缩,按摩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炎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医、护、患合力联手,实施健康教育措施可以达到解决患者的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及肢体功能等方面的健康问题。

资讯推荐

寻根究底探病因

  患者,男,24岁,以“反复呕血6个月,再发3小时”为主诉入院。患者既往有“乙肝”史2年,未治疗,入院前6个...

康复推拿也可治疗婴儿先天...

  年8月起,富民院区康复理疗室陆续接诊6个先天性斜颈的婴儿,经康复推拿师治疗,已有四个患儿痊愈,家长满心欢喜...

关爱肿瘤患者规范癌痛治疗

我国癌痛治疗趋势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疼痛是晚期癌症病人最常见的症...

加强管理落实住院医师规范...

  我院积极筹划申报福建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住院医师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接受医学专业教育的...

脑卒中患者的出院综合指导

  心理指导  由于脑卒中患者病程长,功能恢复慢,易产生失落感、孤独感、抑郁症,尤其是脑卒中后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