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坚守在生命的边缘

桐庐县中医院   2012-11-09

危重病的监护与治疗宗旨在于,为危及生命的急性重症病人提供技术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即对危急重症的病人进行生理机能的监测、生命支持、防治并发症,促进和加快病人的康复过程,这是续复苏后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医疗服务,是社会现代化和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4月26日清晨6时许,中医院收到一名120救护车送来不明身份的急救患者,入院时该患者已陷入昏迷,头部严重出血,经查为脑内血肿、脑部挫裂伤。抢救生命,刻不容缓,医院立刻为该患者开通绿色通道,成立以ICU和脑外科医师为主的抢救小组;医护人员随即采取紧急措施,对患者进行心肺脑复苏等急救治疗……7点45分,病人的生命体征稍有稳定,医院决定将患者送往重症监护室。

  ICU接通知后,立刻备好急救物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随时等待病人的到来。8时许,患者被护送前来,监护室人员快速而谨慎得接过病人,小心地为患者清洗去血渍、插管、输氧……杨主任则亲自负责留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17时,杨小刚主任发现患者的生命体征出现紊乱,瞳孔改变,发生脑疝,而此时110指挥中心仍未找到病人的家属。这一刻,时间就是生命,抢救小组决定进行开颅减压手术,抢救病人为先。直至深夜,患者家属才赶到了医院,此时患者刚做完手术,已被送回监护室。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重症室外家属焦急地等待着。而在监护室内,医生、护士正忙碌地穿梭于病床前。监测生命体征、输血输液……丝毫不敢怠慢,一刻不停地守护在病人床前。5天后,患者终于从昏迷中醒来,慢慢地已经可以进行自主呼吸了,至到此时, ICU的全体医护人员终于大大的松了口气。目前,该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已于5月2日转往武警医院做高压氧治疗。

  “去年,在ICU曾接收过一名意外触电的21岁小伙子,救护车抵达医院时,小伙子的心跳呼吸已经停止近半个小时。在这场生与死的战争面前,他们没有怯步,医护人员立刻对病人进行紧急抢救工作,在他们的共同努力、默契配合下,小伙子的心脏终于又在他的身体内恢复了跳动。此时,参与抢救的医务人员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微笑,每当这个时候,他们尽管疲惫却很幸福,因为生命在这一刻,,又燃起了新的希望。”中医院副院长叶承锋深深感慨,他介绍说:“整个ICU团队都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他们每天接手的,很多都是挣扎在生命线上的危重患者,但他们凭精湛的医术,以任劳任怨,认真细致的态度,救死扶伤,默默奉献。”

  中医院重症监护室成立于年8月,实际建制床位数8张,常年开放使用。ICU病房的室内环境,也尽量采取人性化设计。作为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目前中医院的ICU团队配有5名医生、15士。拥有目前首个循环血液动力学监测技术(PICCO)、纤维支气管镜、床边微创气管切开治疗、亚低温治疗、持续床边血液净化治疗(CRRT)等重症监护室必须配备的项目,对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水平已达现代化医院标准。

  在这个被称为“天堂路口”的专业科室,院方也给予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的最佳保障,能够让我县的重危病人得到早期而又准确的诊断治疗,紧急而又恰当的处理。

  ICU为危重患者提供了监护、抢救的先进仪器设备,但陌生的环境和特殊的设置,很容易让患者产生不良的情绪。“患者因病情危重、不稳定,极易产生恐惧、焦虑、烦躁等心理障碍。面对ICU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耳边只听得到各种监护仪器发出的报警声音,长时间后,患者会感到紧张和恐惧。”杨主任说,ICU的工作团队,必须具备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地掌握每一个病人的病史症状、体征做到不疏漏。除了要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应变能力外,他们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和精神鼓舞。

  在ICU上班非常忙碌,必须时刻留意患者每一个细微生命体征的变化。然而,不管工作如何辛苦,ICU的工作团队始终不忘努力提高业务素质能力,去省市级大医院进修学习,平时抓住机会与其他专科主治医师一起学习讨论,以便积累经验,学到更多、更好的业务知识。

  他们,就是这样一个团队——努力、团结、奋进,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资讯推荐

坚守在生命的边缘

危重病的监护与治疗宗旨在于,为危及生命的急性重症病人提供技术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即对危急重症的病人进行生理机...

脉承光大鼻祖传统健康潇洒...

     “潇洒桐庐,脉承桐君,结庐梧桐,炼丹济世”。先祖“桐君老人”以中医...

我院整体搬迁工作顺利完成

      由于我院原旧址(广场路70号)将改扩建新门诊、住院、综...

医院整体搬迁暨与浙江省人...

      12月31日上午,医院大门口彩旗飘扬、花篮满布、乐声...

新年团拜会

      送别了,跨入了。  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