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蛔虫,引发大麻烦
长沙市第一医院 2012-11-09
近日,医院儿科收治了一位从医院转来的6岁女孩。孩子因患“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入院。患儿面容消瘦,腹部及双下肢疼痛剧烈,不停地大声哭喊,表情痛苦,除下半身满布大小不等的紫癜皮疹以外,患儿还解鲜血便,且发病期间在当地亦有便血、呕血现象。接诊医师在询问病史时注意到,随行家属手中拿着一根已经吃了一半的生黄瓜,原来患儿及其家属一直有生食菜蔬的习惯。考虑到患儿为农村儿童,有吃生食的不洁饮食史,伴消化道出血、腹痛等症状,接诊医师即予以抽血、B超等常规检查。B超结果显示患儿腹部有蛔虫成虫活动,血常规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主管医师在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同时予以药物驱虫治疗。用药后,患儿先后两次肛门排虫,并且还从口中呕出一条长约10厘米不停蠕动的成虫。蛔虫排出后,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对症支持治疗,现患儿已经治愈出院,高高兴兴回家去了。
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王香云介绍,蛔虫感染的致病作用主要由蛔虫幼虫和成虫引起,本病患者以儿童居多。临床多数无明显自觉症状。幼虫移行期常可引起蛔虫性肺炎、哮喘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此症潜伏期一般为7~9d,临床上出现全身和肺部症状。成虫引起的大多数病例可无任何症状,一般以腹痛最常见,位于脐周,呈不定时反复发作,不伴有腹肌紧张与压痛。常有食欲减退与恶心、消化不良、烦躁不安、荨麻疹等,时而腹泻或便秘,常突然发生脐周阵发性疼痛,按之却无明显固定压痛,亦可有腹泻、便秘等。儿童患者有时可引起神经症状,如惊厥、夜惊、磨牙、异食癖等。另外,蛔虫的代谢产物可引起宿主的肺、皮肤、结膜、肠黏膜过敏,表现为哮喘、荨麻疹、结膜炎、腹泻等,但引起过敏性紫癜的病例实属少见。在此,王主任提醒广大市民,预防蛔虫感染最主要的措施是不吃生食,尤其不能吃未洗净的瓜果蔬菜,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以确保虫卵不从口入。3岁以后(包括成人)每年进行一次常规的驱虫治疗。因为此病常见于儿童,如家长发现孩子有异食癖、经常性喊肚子痛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引发其他疾病。
跑步加粗粮最适宜减肥
今天小编就教大家一个如何在春节过后最快的减肥方法,其实也不是什么很秘密的东西,减肥方法始终都是万变不离其宗...
三日甩肉餐单帮你节后瘦不...
甩肉第一日 早餐:西柚半个、烤土司1片、黑咖啡1杯 午餐:青菜沙拉1份、海...
溺水急救常识
溺水是指人体头面部淹没于水中,水进入呼吸系统而引起窒息和血液动力学及血液生化改变的一种病症。溺水者可因水进...
中风有年龄界限吗
中风这种疾病,很多年轻人觉得离自己很远,认为只有老年人才容易发生,这是很大的一个认识误区。其实,中风不只是...
健康之行始于足下
小兰是一名高三学生,高考结束后,便和几个姐妹相约外出游玩。没想到刚游完回家,双脚就痛得无法行走,于是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