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石氏伤科特色创新骨折治疗术式
上海曙光医院西院 2012-11-03
石氏伤科是我国中医骨伤科颇有影响力的流派之一,享誉沪上一百多年,其开山鼻祖是清代的石兰亭先生,自学疗伤之术,开设骨伤科为主的医馆,形成了石氏伤科的雏形;第二代传人石晓山吸纳前贤之说,总结实践经验,充分发展了石氏学术内涵,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骨伤科诊疗理论与方法,成为石氏伤科的奠基者,使石氏伤科名声鹊起;第三代传人石筱山、石幼山伯仲二人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积累,进一步完善了石氏伤科骨伤学术,形成了有理论有实践的能体现中医特长的学术流派;上世纪80年代以后,石仰山、石印玉等第四代传人继承家学,兼收并蓄,力求创新,融古训与新知于一体,把石氏伤科又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经过几代人继承前贤临床实践经验,又结合中医骨伤科理论不断发展和创新,现已形成颇具特色的理论体系,成为我国中医骨伤科颇有影响力的流派之一。
四肢骨折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的疾病,骨折闭合复位治疗是中医骨伤最鲜明的特色。石氏伤科在治疗四肢骨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手法整复四肢骨折脱位的方法。石氏理伤手法,一般常以十二字为用,即谓“拔伸按正,拽捏端提,按揉摇转”。拔伸按正用于骨折整复,拽捏端提则于脱位上骱时用之,按揉摇转多用于离槽错缝、伤筋岔气。在施法时,其原则是一个巧字,用巧劲使法从手出,巧妙地安排针对病理变化等手法步骤,与助手配合默契,做到瞬间一次复位成功。在临床实践中,对上肢的大多数骨折(如锁骨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前臂尺桡骨骨折、掌骨骨折、指骨骨折),通过手法正骨方法,可以达到功能复位(即骨折虽未百分之百对位,但在此位置愈合后,不会对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手法掌握得好,还可达到解剖复位(即骨折达到百分之百复位)。在下肢,对于踝关节骨折,通过正骨手法大多数可以达到解剖复位,对于一部分股骨骨折和胫腓骨折,采用正骨手法配合骨牵引,也可以达到满意复位。骨折复位之后,还须采取夹板或石膏固定,并维持到骨折愈合。
相对于其它治疗方法,手法整复治疗骨折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具有简单方便,经济实用,无创伤、痛苦小等优点,再结合中药,疗效也非常好。由于没有切开骨折周围组织及骨膜,没有损伤破坏骨组织赖以自身修复的血液供应,骨折愈合速度明显加快,肢体功能恢复迅速、良好。
随着时代的发展,石氏伤科在继承了中医的老传统方法基础上,与现代骨科发展紧密结合,又有了新的发展,对于较复杂的骨折、单纯依靠闭合复位不容易成功或依靠外固定不容易维持复位的骨折,创造性地将传统正骨技术应用在内固定手术过程中。医生在手法闭合复位的基础上,通过经皮穿针、经皮微创钢板的方法给予固定,取得满意效果。这样就使得原本需要通过大的切口才能暴露和复位的骨折,先用闭合正骨技术使骨折得到复位,再通过微小切口使骨折得到固定,这样手术操作过程变得容易和简化了,充分体现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是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新模式。
这样的骨折治疗方式的优点非常明显:因手术操作过程简化了,手术时间也大大缩短了;手术创伤减低了,手术中出血大大减少;因固定牢固,手术后即可允许受伤部位的早期功能活动,避免长时间外固定引起的关节粘连和肌肉萎缩;因手术中对于骨折块的血供干扰少,后期大大降低了骨折不愈合和骨坏死的发生率;当然,令很多患者,尤其是年轻的女性非常满意的原因还在于:手术切口小、疤痕少,外表美观!
我科在年至年间对28例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手术平均用时40分钟,出血量平均110毫升,手术切口平均为5.6厘米,仅为常规西医内固定术的三分之一,术后X线片均显示骨折复位满意,28例手术骨折在6~8周愈合,无固定失败,无肱骨头坏死病历。24例患者术后无肩痛,平均Co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优24例。研究结论显示该术式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恢复快等优势,是中西医结合创新疗法的典范。
中医食疗助力控制糖尿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惯日新月异的改变,高血压、糖代谢紊乱、肥胖和血脂紊乱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特...
老妇右颈悬球医生妙手摘除...
65岁的曹女士颈部生长出巨大甲状腺肿块,辗转外地多家医院均未能治愈,她在儿子的陪伴下来到求医,终于成功切除...
减肥应多种手段联合应用
“模特病人”。阿彦中年发福,肥胖逐渐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整体健康情况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甘油三酯、低密度...
西院普外科成功开展腹部无...
王阿伯是一名82岁的老人,2年前无诱因下出现便血,但一直没有重视。直到今年1个月前,才到我院做了肠镜,肠镜...
东院普外科成功救治两例罕...
命悬一线 生死相搏 近日,我东院普外科连续收治了两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经积极抢救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