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天使日记——细节

溧阳市人民医院   2012-11-03

  今天,618床出院了,那个因车祸致左臂骨折的中年男子,在经历了第二次取钢板手术后,终于康复出院了。病人在家属的陪伴下一脸喜气洋洋,经过护士站的时候,一一感谢在场的医生护士。当他看到护士长时,特意绕过护士站,一把握住护士长的手,一再的感谢护士长……眼前的这一幕不禁让我想起了他住院的那些日子。

  那天我第一次做他的责任护士,像往常一样我推了治疗车进病房给他输液。我一边核对床号姓名,一边动作娴熟地做着输液前的准备工作。这时病人突然说:“我的血管蛮难打咯!”好家伙,我还没给他打针,他倒先给我打预防针了。“哦,真的啊?让我先看看呢。”我敷衍着抓过病人的手看了看,哪有他说的那么夸张,心里有了些不以为然:凭我十几年的输液功力,这点难度算什么。于是,我置若罔闻地扎止血带、消毒、进针……OK,搞定!吔?怎么没回血?颇为意外,先前的不以为然顿时荡然无存。我一边在心里努力告诫自己镇定,一边轻轻地将针头退至皮下,重新确认血管位置、再次进针……糟糕,还是不见回血,再一看,病人手上立马鼓了个苞——血管破了。口罩下我的脸瞬间涨得通红,但还是不死心,一边过意不去地跟病人说“对不起”,一边准备“东山再起”。病人很通情达理:“覅紧、覅紧,我知道我的血管难打,上次住院都要叫护士长给我打的。”病人的意思其实已经很明显了,但不甘心放弃的我仍旧决定背水一战,重新找了根血管,小心翼翼地进针,感觉差不多在血管里了吧,再一看,又破了。没办法,实在不好意思扎第三针了,马上请了更高年资的同事帮忙。没想到,同事也打了两针,第三针才在大拇指上打进去了,幸好第二天我上中午班,不再做他的责任护士了。给病人换水时,出于好奇,我问了一句“今天谁帮你打的啊?”病人很开心地说:“护士长哇,就打了一针。”接下来的几天,护士长都以一针见血搞定了这个病人的输液。

  望着病人千恩万谢地离开了病房,消失在电梯口,我忍不住回过头问:“护士长,那人的血管这么难打,你怎么都一针见血啊?有秘诀的吧?说来听听撒。”护士长微笑着说:“其实也没什么,我就是每次打针的时候再三查找,一定要找到觉得很有把握的血管才进针,而不是贸然进针,这样就提高了成功率。”

  听了护士长的一席话,我觉得很惭愧,想想自己以往都是觉得差不多了就进针,这样虽然对血管条件好的病人都能一针见血,但对于这种血管条件不好或者是貌似好其实不好的病人(何况,病人都已经预先告知我他的血管情况,可我还是一意孤行、莽撞行事),其结果是给病人增添了无谓的痛苦。我们常说要“以病人为中心”,看来这句口号不仅要落到实处,更要体现在细微之处。因为,对我们来说微不足道的一个细节,说不定就能为病人避免很多的痛苦!

资讯推荐

春季适合养肝多喝粥养肝不...

  温暖的春天来了,现在已经能感觉到春天的气息了。春天是更新的季节,人体各脏器也频繁活动起来。春天是适宜养生的...

鼠标手患者不宜用冷水洗手

  1.用温水洗手  养成劳作后用温水洗手的习惯,不宜用冷水,适时活动手,并自行按摩。...

护理部开展护患沟通经验交...

  为了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为患者服务之中,加...

中层干部如何提高执行力?

  中层就是夹层,如同治中间的夹层,要承受上压下顶,是兵头将尾,但中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层作用发挥得好,是...

天使日记——细节

  今天,618床出院了,那个因车祸致左臂骨折的中年男子,在经历了第二次取钢板手术后,终于康复出院了。病人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