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痹证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2-10-31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反应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痛风等疾病。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感受外邪,经络不通,气血不畅,不通则痛而致。其中内因是痹证发生的基础。亦与气候条件、生活环境有关。痹证初起,不难获愈;痹证日久,则缠绵难愈,易出现下列三种病理变化:1.风寒湿痹或热痹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日甚,瘀血痰浊阻痹经络,可出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2.病久使气血伤耗,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血亏虚症候;3.痹证日久不愈,复感于邪。病邪由经络而病及脏腑,出现脏腑痹的证候。其中又以心痹(炙甘草汤主之)较为常见。

  痹证首辨风寒湿痹与热痹,热痹以关节红肿灼热疼痛为特点,风寒湿痹则虽有关节酸痛,但无局部红肿灼热,其中又以关节酸痛游走不定者为行痹(风邪偏盛所致);痛有定处,疼痛剧烈者为痛痹(寒邪偏盛所致);肢体酸痛重着,肌肤不仁者为着痹(湿邪偏盛所致)。病程久者,尚应辨识有无气血损伤及脏腑亏虚的证候。治疗故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舒经通络为基本原则,后期还应适当配伍补益正气之剂。

  一、常见中医证型、主要症状表现及代表方药

  风寒湿痹

  1. 行痹

  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见恶风发热,苔薄白等。治宜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方用防风汤加减。若见关节肿大,苔薄黄,邪有化热之象者,宜寒热并用,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2. 痛痹

  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等。治宜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方用乌头汤加减或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减。

  3.着痹

  肢体关节重着,酸痛,或有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等。治宜除湿通络,祛风散寒。方用薏苡仁汤加减。

  对于风寒湿偏盛不明显者,可用蠲痹汤作为风寒湿痹通用的基础方进行治疗。或可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可以加入虫类搜风之品,如地龙、全蝎(研末吞服)、蜈蚣(研末吞服)、穿山甲、白花蛇、乌梢蛇等,疗效益彰,但不可久服。中成药可用益肾蠲痹丸、小活络丹、大活络丹(同仁堂)等。

  风湿热痹

  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则舒,痛不可触,可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苔黄燥等。治宜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方用白虎桂枝味。成药可用湿热痹颗粒、四妙丸等。

  虚瘀痹

  各种痹证迁延不愈,正虚邪恋,瘀阻于络,出现关节肿大,畸形,僵直,屈伸不利,伴腰酸膝软,畏寒喜暖等,可用独活寄生汤合祛瘀化痰之品。成药可选尪痹颗粒。

资讯推荐

儿时爱发脾气中年心脏差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儿时的性格脾气会影响一生。近日,《每日邮报》报道的一项新研究称,如果孩子在童年...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通则不...

  胃脘痛等症状的发生,主要因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原因呢,导致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咳嗽的中医用药

  咳嗽的中医用药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主要症状之一,从中医角度来看,不外乎...

夏季常用药指南

  夏季常用药指南  1、预防常见病  花斑癣:  ...

中风后遗症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患者经抢救治疗六个月后仍有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健忘等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