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创伤后应激障碍——丧失的疼痛
江苏省人民医院 2012-10-28
小丽,半年前和男友的驾车外出,在高速公路上追尾,双双被送进医院,男友不治身亡,闻此噩耗,正在处理伤口的她,突然大哭大叫,撤掉绷带,赤脚冲出急诊室,口中不断呼喊着男友的名字,恐惧、哀伤夹杂在一起,久久不能平静。渐渐的小丽平息下来,只受了点皮外伤的她,身体很快恢复了,但是近来,小丽的家人反映她似乎变了个人,原先开朗活泼的个性现在却沉默少语,无端的发脾气,不喜欢外出,睡眠很差,经常从睡梦中惊醒,不敢做汽车,听见汽车的喇叭声也满脸恐惧。因此,家人不放心代其来心理咨询门诊。
医院临床心理科医生接诊后,考虑小丽遭遇创伤性事件的病史,有如睡梦中惊醒等警觉性增高的症状;不敢坐汽车,回避创伤性的事件;并有不喜外出,沉默少语等社会退缩行为,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诊断标准。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心理障碍,是一种创伤后心理失平衡状态。创伤性事件包括战争、地震、严重灾害、严重事故、被强暴、受酷刑、被抢劫等。几乎所有经这类事件的人都会感到巨大的痛苦,常引起个体极度恐惧、害怕、无助感。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1、持续性的再体验创伤:即个体会产生闯入性的创伤情情景再现,而且再现的内容非常清晰。这种体验会给个体带来极大的痛苦,并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产生一些相关的症状,如焦虑、恐惧、抑郁等);2、回避反应:出于对再体验的痛苦,个体会主动回避一些可能引发创伤体验的人、事、物。 3、警觉性增高:就是对许多小的细节件都引起比较强烈的反应。不少患者则出现难以入睡、易惊醒等睡眠障碍,表现出易激惹或易发怒、容易受惊吓、注意力不集中等警觉性增高的症状。
医生建议对小丽采用心理治疗合并药物的方法,前期应采用支持和解释心理治疗,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主要是获得患者对于服用药物的理解和接受。抗抑郁药物是治疗各个时期创伤后应激障碍最常见的选择,在药物取得一定疗效的基础上,进行认知心理治疗,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预防“春节病”,专家制定...
急性胃肠炎、急性酒精中毒、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心脑血管意外等,这些都是传...
鸡骨卡喉差点要了性命
卡鱼刺了怎么办?卡鸡骨头了怎么办?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棘手问题。 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映都是吃馒...
34%南京男人是“胖子”...
肥胖不仅影响外表,还有可能引发肥胖更有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举行的减重俱乐部第二期健康教育活动...
一顿红烧肉诱发急性胆囊炎
中秋国庆放假,七十八岁的刘大爷迎来了全家团聚的好日子。走亲访友自然免不了大吃大喝,心情愉快的刘大爷一高兴,...
三岁宝宝吃甜不辣,竹签不...
昨天晚上,三岁的小宝被李先生匆忙抱进医院眼科急诊室内。小宝刚进门,值班医生不由心里一疼,这个幼小的男孩左眼...